調查:民眾瘋保健食品月花千元

【新唐人2010年10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根據調查顯示,台灣人動不動小病就醫拿藥,主要出現專業醫師開的藥比較安全有效、看健保很省錢等理由,對於購買保健食品很大方,每月要花新台幣1000多元。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今天公布「台灣民眾自我藥療及健康管理調查」,結果2/3 受訪者在身體感覺到小病痛時,就會去看醫生;理由依序是:醫生較專業、醫生開的藥較安全、醫生開的藥比較有效、有健保所以花的錢少等。

調查顯示,在使用健保IC卡就醫的情況下,民眾平均每月因小毛病就醫自掏腰包的費用為275.3 元;相形之下,每個月吃保健食品、中藥補品、養生食材甚至自費掛號看健康門診的花錢,平均是1030.7元。

中央健保局資料顯示,國人健保就醫次數年年成長,去年每人平均約15次,全民健保醫療支出明年5077億元,平均每人要用掉近2 萬2000元的健保資源。今天這項調查顯示,國人愛拿健保卡看病,也愛養生保健,平均85% 會購買保健食品或中藥。

中華民國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會員代表葉曼青指出,近7成的人認為醫生開的藥品比成藥有效又安全,僅2成認為成藥有政府核准可以放心買來吃,這顯示民眾對醫生比較信心,一有小感冒、咳嗽、扭傷、頭痛、皮膚過敏等小病痛,寧可上醫院,「反正健保不用錢」。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張文靜認為,民眾到藥房時,上門買藥的多,諮詢用藥的比例卻屈指可數,這是因為醫藥分業成效不彰,對藥師的角色定位很模糊,民眾只把藥師當成「發藥人」,而不是令人放心的藥物安全療效守門人。

這項調查是協會委託尼爾森公司進行,於9 月13日至24日電話訪問全台北中南各地1074名20至65歲男女,目的在於了解國人對藥品的認識及自我藥療的現況,以及民眾對當前藥師及藥局觀感。95% 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3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