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用餐 攸關學童肥胖

【新唐人2010年9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3日電)1項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調查發現,BMI值過胖的學童,有3成7無法每天與家長共餐,體重正常的學童只有2成3無法每天與家長用餐,顯示家長陪伴用餐在學童是否肥胖上占重要角色。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與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今天公布1項「兒童飲食行為調查」,針對全台616名6到15歲學童電話訪問。結果發現,食物選擇並非影響學童體重最重要原因;BMI值肥胖、過重、過輕或體重正常的學童,平常吃便當、速食、零食、含糖飲料的次數沒有明顯差異。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黃士懿表示,調查發現,在BMI值分類為「過胖」的群組中,有37.3%的學童無法每天與家長共餐,而體重正常的群組只有23.9%的學童無法每天與家長共餐,顯示家長對學童飲食參與度過低,是影響學童飲食失衡甚至肥胖的重要原因。

黃士懿說,學童在挑選飲食上以口味決定居多,因此,不管是外食或在家吃飯,父母都應該扮演提醒、督導的角色,告訴孩子哪些食物的營養價值高,哪些食物是垃圾食物,不能吃太多。

調查也發現,半數學童每天攝取蔬果不到1份,14.7%的學童每週運動1次以下。黃士懿說,學童每天要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每星期至少要運動3次,才能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