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產品傾銷 意農民喊窮

【新唐人2010年8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6日專電)意大利流傳「番茄紅了、醫生臉綠了」的諺語,但即使知名的意大利番茄也難擋中國農產品傾銷,目前市面大量番茄食品的原料來自中國,讓意大利農民大喊生計堪虞。

意大利「新聞報」(Il Giornale)報導,中國出產的各種醬汁、食品原料罐頭,因為價格便宜、品質管控成本低,近年在意大利市場的市佔率已經翻了好幾倍,使許多傳統重要農業區的農民忍不住跳出來疾呼,「我們都要餓肚子了」。

意大利農民葛拉索(Giuseppe Grasso)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耕種,他跟兩個兄弟繼承父母事業,在福賈(Foggia)共同經營一個小小的農產品公司,過去生意一向不錯,但從去年開始虧錢,今年情況更嚴重。

福賈一帶是意大利生產番茄的主要地區,享有「紅色金子之地」的美譽,意大利超過1/3番茄產於此地。

葛拉索表示,他們的公司恐怕有倒閉危機,因為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賺的錢又幾乎入不敷出,2009年每噸番茄售價是80歐元,今年降為70歐元,每公頃的生產利潤是6600歐元,生產成本是6400歐元,因此他辛苦工作等於只能勉強應付開銷。

葛拉索說,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中國番茄罐頭原料大量傾銷意大利,食品企業覺得買這種半成品再加工,比買新鮮番茄從頭製作更方便,還可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新聞報」報導,葛拉索的故事並非個案,統計數據顯示,近10年中國番茄罐頭進口意大利的比率暴增了272%,除了帳面顯示的正式進口數字,更多是以海運偷渡進來,到意大利再重新分裝標示成「意大利製造」,因為歐洲聯盟和意大利法令只規定註明「產品包裝地」,未規定註明「生產地」。

相關單位統計,中國番茄原料製成的食品在市場佔了15%,這讓消費者難以抵擋,對真正採用意大利原料的製造者也很不公平,因為中國番茄罐頭原料價格比美國罐頭便宜3成,比意大利罐頭便宜5成。

報導指出,位在羅馬的中國駐意大使館對此議題不願評論,中意商會秘書長魯伊尼(Alcide Luini)則說,中國確實對意大利傾銷農產品,但中國得以用廉價橫掃市場,是因為歐盟缺乏相關規範,他認為歐盟應提高中國產品進口關稅,不過需要和中國好好解釋,以免引發一波關稅大戰。

報導說,中國低價農產品傾銷歐洲不只牽涉錢的問題,背後還有許多中國企業為了增加出口量,壓迫農民生產的人權議題,歐盟應仿效美國制定法規,禁止壓迫勞動下生產的產品進口歐洲。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