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手劄花燈漸遠 民俗文化內涵漸忘

【新唐人2010年3月1日訊】過大年、逛燈會,是中國傳統民俗,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


 
據大陸媒體報道,虎年正月十四一大早,家住西安市臨潼區狄寨鄉的張淑雅就拉著一大堆純手工製作的花燈上集市來賣。作為一名普通農婦,和許多遵循古老傳統的秦人一樣,20多年來她一直親手製作花燈以補貼家用。主要有紙燈籠、火葫蘆兩種。她告訴記者,近年來,卡通燈、音樂燈 之類的時尚花燈佔據了元宵燈市,而手工燈籠費時費力,在經濟上不划算,願意做的人越來越少。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盡人皆知的元宵節特色,提燈遊街、賞燈猜謎……一路峰迴路轉,燈火璀璨,玩得愜意至極,不知何處才是闌珊盡頭。正如童謠裏所唱:“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雪打花燈好年景”……花燈編織著故事,也編織著期盼。
  
此間的元宵燈會規模越來越大,科技含量亦日益發達,西安城牆燈會用炫麗鐳射定時表 演點亮夜空;法門寺展出由蠶繭拼接成龍形的燈組;LED彩燈將大唐不夜城點綴成一座夢幻城堡。正因為有了這些璀璨絢爛,逛燈會令大多數過大年“意猶未盡” 的人,有一份登臨絕頂一覽群山的喜悅 ,將年味兒烘焙得濃郁醇厚。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手工製作的傳統花燈日漸式微。除了一些臨時擺攤的商販,各大商場、超市均難尋花燈蹤跡。讀幼稚園大班的田滌非的舅舅年年領著他去買燈籠,雖然小外甥對此興趣不大,但舅舅一再強調必須送燈,“這是過年的講究!”
  
打燈籠,找舅舅,舅舅躲在門後頭。在中國各地,都有每年正月舅舅要給外甥送新燈籠的民俗。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打燈籠這種表達吉祥、喜慶寓意的民俗活動形式似乎已慢慢遠去,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片斷。
  
“我們小的時候沒錢買花燈,都是自己親手做的。”供職于陝西省檔案館的王小正笑著回憶,那時的孩子常常用壓歲錢買來紅紙、綠紙自己紮著玩。像荷花燈、兔子燈、飛機燈,全都會做。
  
陝西師大成教學院副教授邢紀彥告訴記者,正月裏,一聽見街上傳來“小紅孩兒,戴紅帽,四個耗子抬紅轎。踢一腳,踹一腳,我的燈籠壞不了”的吆喝聲,孩子們便會提著燈籠出來玩。三三兩兩的各式燈籠聚在一起,排成長長一隊,哪兒黑往哪兒鑽。大人們則忙著猜燈謎,猜到了就去尋燈籠的主人討要獎品,圖個樂呵。
  
陝西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孔正一表示,燈籠作為特有的中國元素,是不會消失的,但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內涵卻日漸被人們所遺忘。和打燈籠一樣,許多民間習俗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種種變異。
  
他一再強調,中國農歷新年真正讓人感到熱烈、振奮、紅火、酣暢的核心部分,恰恰是這些具有濃烈民族傳統文化色彩的春節活動,唱大戲、扭秧歌、紮花燈……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