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柔:媒體娛樂化 鼓吹錯誤價值

【新唐人2010年1月23日訊】媒體是現代人獲得資訊最快速的管道之一,不論好事壞事,經媒體一曝光,便能沸沸揚揚好一段時間,甚至還像馬拉松式的連續劇,變成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談話題,這似乎是媒體的普遍歪風,聰明的觀眾、聽眾、或者讀者,是否隨之操弄與起舞?

「外遇」、「不倫 」在道德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嚴肅的議題,媒體如果不能導正,反而過於用輕鬆、看熱鬧的態度處理,甚至讓人們覺得「偷吃」、「偷腥」是司空見慣之事,不但會讓世風逐漸下滑,更讓人對此無所顧忌,益發道德敗壞。因為,次數頻繁、日子久了,麻木的人們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某某立委,某某球星都會犯這錯。請問,這樣的媒體對於社會人心能起到什麼樣的助益呢?

對於名人緋聞,媒體人彷彿寄生蟲般特別嗜血,難道媒體的成敗繫乎於誰最能極盡扒糞之能事、把眼前的名人剝的體無完膚?譬如高球名將伍茲的偷腥醜聞如連續劇般每日上演後,包括他的性癖好、自拍習慣,甚至可能有藥癮等私生活陰暗面,都被狗仔隊一一攤在陽光下。

此外,在處理這類新聞最常見的另一特色就是,在受害者的傷口上撒鹽。何以言之?近期發生的名人外遇事件中(男性為主),媒體往往將焦點轉至男性的妻子,甚至第三者(與男性外遇對象)這樣的對立框架上來報導,把簡單的是非題,渲染成「兩個女人的戰爭」。

所謂的「犯錯者」(男主角)卻往往悄然地從道德譴責中脫身。最後,為了維持男主角的政治或事業聲望,往往推出悲情牌:妻子與子女含淚忍屈出面表示「支持」丈夫、相信丈夫的「清白」、「譴責」狐狸精等等。

總之,媒體人該有的人文關懷素養,要善用這無冕王的特殊身分關心時局、和民生。對於名人、紅星敗德之事的揭露,不要重於國計民生的議題,這類議題不值得放在頭條大報特報一番,更毋須讓媒體從業人員的寶貴人力,耗費在無止盡的跟拍及高頻率的重播偷拍畫面。

最後,也請不要用聳動、煽情的字眼,再次消費人民或挑起人們的好奇心、好事心,這樣不但會把社會風氣導向敗壞,報導角度的偏頗,還造成社會價值觀的偏差及付出慘痛的代價,那就是造就道德價值觀一代不如一代的後果。這樣的結果,該由誰來買單?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