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 談中國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繁榮」

【新唐人2010年1月23日訊】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中國的房地產問題。在不久前的中央政府舉行中央經濟會議。在這個會議當中他又再次確定了一個經濟政策,就是要促進內需,保持GDP的增長。也就是說它明年要計劃達到百分之九的增長率,同時他要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此之前,中國各界,經濟界也好,民間也好,都對中國的房地產產生很大質疑,認為中國房地產是一個大的泡沫。包括最近美國的一些專家學者也談到說,已經把中國的房地產、中國經濟列為世界上第七大泡沫,也就是明年十大泡沫中的第七位。

到底中國房地產發生了什麼狀況?中央的政策有什麼影響?我今天想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根據目前的一個數據,中國的房地產已經達到了GDP一半的產值。也就是整個調動中國經濟發現的主要動力來自於房地產。它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它是成交額比較大,每筆數額都是上百萬。而大家都知道,像家電下鄉啊,汽車下鄉啊,這些東西銷售額都一次一次非常小,汽車多的話二、三十萬,少的話才幾萬塊錢。但是房地產一棟房屋動輒就是一、兩百萬,甚至上千萬。所以整個房地產拉動中國經濟方面,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中國政府在這次面臨著明明知道中國房地產充滿很多的風險,有很大的泡沫,但是中央政府在經濟會議當中還是確定,在明年繼續推動房地產。中國政府為什麼推動房地產?它的後果是什麼樣?我想跟大家談一談。首先在經濟拉動上,我剛才講房地產會起很大作用。在全球經濟危機當中,貌似經濟還比較穩定,沒有受到太多的衝擊,實際上中國在製造一個新的泡沫,這個新的泡沫就是房地產。這是由中央政府聯合各地方政府,還有這些利益集團共同在製造。

我們回頭看看中國房地產什麼狀況,超過了國際上平均的房地產價格。而且它已經超過日本,甚至超過美國房價最高的地區,包括好萊塢的比華利山的價格,也超過了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價格。中國的房地產的價格已經成了世界最高的價格。而且大家看到最近發生經濟危機的迪拜,這麼一個現代化的新興城市的房地產的價格也不如中國的北京、上海的房地產價格高。

但是在整個的房地產當中我們看到中國有一個奇異的現象,就是房地產空置率非常的高。在國際上有一個標準的警戒線,就是百分之十的房屋空置率。空置率就是沒有賣出去、沒有住人的房屋。而中國的官方公佈的空置率多少呢?達到了將近百分之三十。而在美國即使發生經濟危機,發生次級貸款,發生房地產泡沫崩潰的情況下呢,美國整個房屋的空置率不到百分之十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按照官方數據百分之二十多的房屋空置率已經是非常高,非常危險了。而實際上一些學者跟房地產公司公佈的一些數據來看呢,中國房屋的空置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而這種情況下大家可以看到,儘管在中國中央政府獨裁、壟斷的情況下,發生經濟危機不那麼可能,它靠中央政府來控制。但實際上中央政府控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到一定時候整個資金鏈跟市場就沒辦法配合,資金就要斷裂? 。即使中央政府集全國的力量、財力去支撐這個房地產,但是它還有支撐不住的時候,它還是要到一定時候就會崩盤。這時候其實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非常危險的。

其實我們看到,在中國為什麼中央政府會支持房地產泡沫。其實有幾個例子。首先我們看到,中國實行分稅制之後呢,中央政府把大部分的財政收入拿走了,所以地方政府就沒有辦法。它怎麼辦呢?它為了解決地方的財政問題就是賣地。只有把房地產推高地價才會上漲出來,這樣的話才能維持地方政府運轉。所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整個地方財政的百分之五十到七十是由房地產來支撐的。也就是它們靠賣地來維持的。如果說房地產市場崩盤的時候,整個地方政府經濟難以維持。

所以在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就有很多地方官員就提出來,說我們堅決支持胡錦濤、溫家寶總理的經濟決策。但是我們地方上有很多問題,我們地方財政有缺口,中央如果不給錢的話,我們只能靠賣地來維持地方上的一個穩定。否則不能穩定的話,整個中國的局面就難以控制。這種話講出來之後,實際上是地方官員向中央府示威,也是向中央政府討價還價。也就說你要壓制房地產泡沫,結果你就會造成整個公務員離心離德,不再擁護你中央,就會出現動亂。如果你要想要維持你的中央統制,那麼你就得要放縱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在房地產獲取利益。

實際上在中國現在的房地產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房地產,而實際上它是變成一個金融投機的市場。很多投資人去拿了錢,有權勢、有背景的人去拿了錢投到房地產上去。買房子不是做為自己居住,而是做為一種投資。因為中國面臨著一個通貨膨脹,利率很低,投資房地產就會快速增長,互相炒作。而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的房地產市場就會出現一種非常投機旺的局面。有錢人拿它去作投資,而不是居住;而沒有錢的人根本買不起房子。

中國整個市場就出現兩極化。而中國建設部他們也出台一個調查,社科院也出台一個調查,就是說中國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是買不起房子的。包括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員,包括一些部長級的官員,他們都講以他們的收入是根本買不起房子的。所以這就可以看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局面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局面。就是它一部分在投資、在投機;另一部分人,群眾百姓卻買不到房子,買不起房子。

整個中國大陸在前一段時間進行整頓經濟,振興經濟,挽救經濟危機的時候,中央政府又投資了四萬億;而同時地方政府跟銀行,中央政府跟銀行也發放貸款,總共發放了七點五萬億。這樣的話大概有將近十二萬億就流到了市場。而這些錢流到市場之後呢,由於整個國際市場經濟環境不好,出口企業沒有市場,所以拿到這些錢的企業跟銀行就沒有辦法讓它投資到實業上去。實體經濟得不到發展的話,這些錢跑到哪裡去呢?大部分就投到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

相對於整個經濟不穩定的時候,股票市場的風險就比較大。而大家普遍認為,房地產因為有個房子在、土地在,再虧損的話,將來再?的話,比股票什麼看不見要更穩妥。所以這時候呢,大家在經濟不好,不願意投資實業,又不願意股票市場的時候,很多錢就流向了房地產。

而同時在中國的房地產商人他們往往是跟政府利益掛鉤的,共享利益的,他們是空手套白狼。當他們從政府批這塊地之後呢,馬上就從銀行貸款,這樣的話他就不需要投資。然後再利用其它的方式,賣樓花,或者是向建築公司去投資蓋房子,然後蓋好之後再付錢。一旦蓋好房子之後呢,他們就找回很多人頭來,用人頭來向銀行貨款。然後把投資建設的錢就去還掉。這樣的話他們就不花任何一分錢就可以蓋很多房地產。但當貨款到期的時候呢,他們就跟銀行的官員勾結,把它加價百分之三十,人為的炒高,然後再從銀行貸第二筆貨款,換一批人再把房子賣掉。由自己左手賣到右手。這樣的話把整個房地產市場人為的炒高。而他們每一次貸款大約就有百分之五的比例是交給那些銀行的官員,那些銀行為它貸款做一個回傭,佣金,而成為自己的收入。

而同時這些房地產商因為把這些房地產價格人為的拉高後呢,再賣房子就獲利更多。所以這時候他們雙方就都在獲利。而房子真正到了百姓手中的有沒有,很少一部分到百姓手裡,而真正居住的人又更加少。而這個到百姓手中的大部分是跟他們有關係的投資人,而真正用於居住的人是寥寥無幾。

大家可以看到幾個比較大的城市,比如說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尤其上海、北京新蓋的樓房裡,真正晚上開燈、亮燈住人的房屋不到十分之一。而在北京一些主要的建築當中也是如此。你要像一些中等城市,比如說象煙台,煙台有一個沿著濱海的一個花園住宅區,望海的樓房非常好。但是有人統計過,上百棟的樓,一到晚上時,亮燈的只有不到十戶人。你說這麼大量的就晾在海邊沒人居住,也賣不出去。而真正的錢在哪裡?都是在銀行貸款。用虛假的名字在那裡。一旦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銀行的資金鏈出現斷裂的時候,這些房地產的商人就卷錢逃跑。而真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是一些銀行的存單。

所以在中國政府目前大家都看到,中國在挽救經濟的同時是壞帳增加,而現在的壞帳是一個非常大的數據了。而且在今後可能會更加成比例的增長。這時候對整個中國的經濟威脅就非常的大。

但是我們看到一點,就是中央政府明知道這麼危險的時候,他們為什麼不去管?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相互利益間的一個鬥爭。而且我們看到中國政府在目前他們基本上還是無力於管制地方政府。雖然一個大的中央地方政府,但實際上地方政府有很多的靈活性。而地方政府跟利益集團的勾結。同時中央政府沒有贏得地方政府對政治上的支持,而不得不拿出權利跟利益與地方政府、跟地方官僚去交換。而中國現在已經形成政治上的統一,地方上經濟割據的一個局面。所以地方政府在執行中央政策上,尤其經濟政策方面,他們基本上陽奉陰違而拒不執行。而各自根據自己的利益方針去瓜分百姓的利益。

而胡錦濤有另外一個想法,就是他二零一二年要換屆,無論如何按照中共的規矩呢,他是到二零一二年一定要交權的。而這時候他要想做任何大的動作,可能引起政治風暴,逼迫他提前下台。他就採取一個做法,就是能拖就拖,不管怎麼樣,能讓混過去,混到二零一二年,然後一交班了,下面出現什麼問題都不是我的問題。所以胡錦濤跟溫家寶都不想,他們根本就不想在中國經濟上採取更有力的措施。因為一旦採取壓制的有力措施呢,業績就沒有了,GDP就下降了,增長率也下降了。所以他就會覺得自己很丟面子、無能。他們寧可冒著讓中國未來百姓受難,讓中國經濟崩潰的局面,他們也不會管制房地產的泡沫。而且他相反的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呢,他們制訂的政策是刺激房地產,讓房地產帶動整個中國的經濟增長。而事實上這種做法只能加速中國經濟的崩潰,只能是促進房地產泡沫更大,就會影響到今後未來整個整體中國的經濟。

還有一個原因。在中共目前由於二零一二年要產生交接班,而在這個時候,中共內部的鬥爭是非常激烈的。包括大家看到的李克強跟習近平還有薄熙來等人的互相內鬥是非常的嚴重,他們之間在各個方式上拉動自己的人馬。中國在這種情況上,政治上的混亂的局面下,經濟工作就很難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大家都互相的推卸責任,而且佔據自己有利的地位。有一些勢力在爭取挖牆腳,看對方的笑話。所以這個時候中國的經濟政策制訂來就非常的困難,而且很難統一。所以像中國目前狀況就是房地產的市場是一個非常混亂的這麼一個情況了。而且在很多方面都處處體現了利益集團的利益。而中國百姓的利益基本得不到一個真正的體現。

在海外很多在人預估中國將會步上日本跟美國經濟危機的後塵,主要就是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將會崩潰。當然從中國中央政府來看,它是不承認的,它一直認為中國的經濟是正常的發展,房地產是推動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但事實上,由於在中國目前貸款,實際上很多人有一個評估,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貸款可能比美國的次貸更為嚴重,而且更難回收。因為中國職工、百姓的收入非常的低,而這些貸款幾乎百分之百是來自於銀行。一旦中國經濟崩潰,經濟出現問題,房地產泡沫暴發,銀行就會面臨大筆的資產沒辦法回收。而如果說中國房地產失常,房價下跌百分之三十以上,整個中國經濟就會出現一個停頓。這種停頓由於銀行沒辦法運轉了,而銀行大批貸款回收不回來,銀行出現虧損。而中央政府為了挽救銀行,就會採取一種措施是分發鈔票,造成通貨膨脹。而那時候整個通貨膨脹的一個後果就是大批百姓的財富被掠奪。而這時整個中國的經濟在一瞬間就會垮掉。而很多人一方面是投資失敗,另一方面是因為存款,銀行的儲蓄被銀行的通貨膨脹吃掉,中國的民生,經濟就會非常的危險,而且政治上會出現極大的變動。這時候中國政府就可能就會垮台。

而且再想挽救中國經濟必須要花上相當大的代價和相當大的時間才能夠把中國的經濟挽救出來。因為我們看到日本經濟走了十年,才從房地產的泡沫中慢慢復甦起來,而他們還沒有正式恢復很好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又帶動全球經濟一個日本的零增長的狀態。而美國大家可以看到,這麼強大一個實體,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走出危機的漩渦當中,還在慢慢的掙扎。整個經濟的狀況雖然見好轉,可是這種好轉是微乎其微的。真正美國的經濟要走出來的話,可能還要五年以上的時間。同樣中國一旦陷入危機的話,因為它實力的原因,它會比美國陷的更深,比日本陷的更深。恢復起來就更加的艱難。

因為在中國,中共在尋找執政的合法性,因為它不是選舉出來的,它不是人民授權的,所以它沒有合法性。它強調自己合法性,它就強調中共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就,而中國經濟得到了發展。這認為它一個合法性。所以中國經濟一旦出現問題的時候,中共自己找的這個藉口也就喪失了。最基本的一個合法性,它找一個藉口都沒有了,所以它一定會被拋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轉自《希望之聲首發》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