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掃瞄可以辨別誰會信守諾言

【新唐人2009年12月14日電】俗話說“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但事實上,遵守諾言是個罕見的美德。

科學家最新發現,檢測大腦活動模式可以幫我們辨別誰會遵守諾言。這種最新設計運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技術來尋找答案。

蘇黎世大學的Thomas Baumgartner講,研究結果證明,可以通過FMRI技術掃瞄大腦活動來決定早期假釋的罪犯有甚麼意圖。他的團隊組織了一場投資遊戲。遊戲中,他們發給投資者一筆錢,投資者可以決定把錢投資給受託人,這樣資金可以增長到原來的五倍。但是,對投資者來說,這也存在風險,因為受託人不一定與投資者分享收益,而私自占有所得的盈利。

Baumgartner的團隊組織了兩次上述遊戲。第一次,投資者必須猜測受託人是否會分享收益,從而做出決定。第二次,受託人如果願意,可以承諾與投資者分享收益,然而這種承諾並不具有約束力。幾乎所有的受託人都承諾會分享他們的收益,以此來獲得投資。有的受託人能夠遵守承諾,其他的則一再食言,私自占有收益。

在兩輪遊戲中,研究者運用FMRI來掃瞄受託人的大腦。受託人站在掃瞄器裡面通過對話裝置與投資者對話。Baumgartner說 ,FMRI的數據顯示,當受託人食言時,他們大腦的某些區域變得更為活躍,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前扣帶回皮層和扁桃體,這些區域是與人的感情相關的。當人心懷愧疚時,這些區域可顯示人內心的衝突。

做出承諾而後又失信的人大腦同樣區域是活躍的,但做出承諾之後信守諾言的人則不會。Baumgartner說,這表明前者有意圖借假承諾欺騙投資者。他說:“即使人們意識到自己正在做錯事,但他們還沒有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因此他們仍然有機會糾正這些錯誤。”

Baumgartner預想,未來大腦掃瞄器可以幫助精神病醫師決定是否批准那些承諾不會再犯的罪犯假釋。但是,他承認掃瞄器不能預測不想失信的人是否最後還是會失信。掃瞄器也查不出言不由衷而又不感矛盾的人所做的假承諾。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神經學家Daniel Langleben則認為,用FMRI來預測罪犯的行為並不合適。“FMRI對其他研究或論證目的是很有用的,但我覺得用它來預測人的行為並不可靠,” Langleben說,“『少數派報告』是科幻,而它始終會是個科幻。” Langleben提醒研究者做這方面的研究要非常小心。“如果有哪個政府或社團投入大量精力來開發基於FMRI的技術,用來預測罪犯的行為,這就成了自圓其說的預言。用這樣不完善的方法來把人歸類,會傷害人的。”

(編譯:一修,青松)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