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腸癌36年 積極治療逆轉勝

【新唐人2009年10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86歲的王爺爺今天玩起趣味競賽,誰也看不出生龍活虎的他,36年前罹患第四期腸癌。他分享抗癌經驗說,腸癌是國人增加最快癌症,且發現多為晚期,但積極治療,腸癌不可怕。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今天舉辦癌友愛相挺趣味競賽,由王爺帶領藝人Makiyo的媽媽等20組癌友,闖關挑戰兩人三腳、灌籃、跨欄等趣味遊戲,高呼癌症不是絕症。

王爺爺說,民國63年時罹患第四期大腸直腸癌,被宣判沒救了,但是他決定跟癌症拚到底,積極治療,長期維持正常作息、飲食,順利控制病況,從當年的「王大哥」活到變成「阿祖」。

擔任大腸直腸癌聯誼會會長達20多年的王爺爺,成為腸癌病友中活最久、年紀最大的抗癌鐵人。他經常到醫院關懷病友,常掛在嘴上的話是:「當年醫術不發達,我都活下來,現在醫學發達,病友更不應放棄,積極就有機會抗癌成功。」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台灣每小時就有1.2名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的腸癌人數,居各癌症之首,其中約2成發現時已是晚期、甚至合併肝轉移,讓許多病友自認身陷絕境而放棄治療。

賴基銘表示,通常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常和痔瘡的血便症狀混淆,延誤就診時機,其實它和痔瘡的症狀不同在於血便顏色多半呈現暗紅色,大便次數會隨病情嚴重度而增加。

他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50歲以上尤其有症狀者應考慮全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者最好提早至40歲。

對於晚期大腸直腸癌,甚至合併肝轉移而無法開刀的病人,賴基銘說,過去這類患者陷入治療瓶頸,現在透過新一代化療、標靶藥物讓癌細胞縮小,再用外科手術切除,病人活命期間延長,只要積極抗癌就有逆轉成功的機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