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舍利斜塔百年不倒 傾斜度逾比薩斜塔

【新唐人2009年9月7日訊】(中央社台北7日電)重慶一座舍利塔傾斜百年不倒,傾斜度甚至超過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當地民眾嘖嘖稱奇,吸引許多人前往觀賞。

重慶晚報報導,這座神奇的石塔位於重慶的榮昌縣河包鎮經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鎮政府0.5公里。石塔每一層的連接處用米燒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漿,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非常堅固。

報導表示,這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從何時開始傾斜至今,約30度的傾斜程度遠超過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高55公尺,目前傾斜約5.5度)。

報導指出,在當地人注視下,斜塔經歷百年來的地震、山洪和風吹雨打仍屹立不倒,個中緣由究竟是為什麼?有人說這座塔塔底埋藏的舍利子有神力,可保塔身永遠斜而不倒;也有人說工匠在建造斜塔時精確計算角度,故意修成傾斜的姿態等。

報導引述河包鎮文化站站長廖和林表示,整座石塔高約9.5公尺,基座2.2公尺,為11層樓閣八角石塔,每層都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塔體分地宮、塔座、塔身、塔簷、塔剎5大部分。石塔為估利塔,地宮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在。塔座為八角菱形須彌座,仰式雲紋覆盆上為仿木結構重簷八角亭,每面設蓮台佛龕,內坐佛一尊,共八面坐佛。

報導指出,石塔八面雕刻著形態各異的佛像,並伴有蓮座、祥雲等浮雕。而石塔的底層大部分掩埋在泥土中,因塔身整體傾斜,底層與基座間有著巨大縫隙。

報導表示,高齡86歲的鎮上居民廖桂鮮說,「這個塔自我出生時就是傾斜著的,至少上百年了,不管風吹雨打,還是有人去推動,它都一直保持這個樣子,不會倒塌。」

據報導,史料記載,河包鎮,唐代設臨時行州,宋置瀨州鎮,因群山環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譽為「有武桃園風度」之勝概。這座河包斜塔為埋藏白塔山報恩寺高僧骨灰之所。

當地相傳,宋代一皇帝巡視南方時因飢餓得到河包當地百姓的幫助,皇帝為報恩便在河包鎮修建寺廟及白塔(始建於公元1132年),後人稱寺為報恩寺(大部分毀於文革時期)、塔為報恩塔(至今仍聳立鎮郊)。至清代中期,該寺一高僧修成正果圓寂後,將骨骸葬於舍利塔,也就是斜塔之下。

此外,據榮昌縣文物管理所所長甘勇經勘查後分析,古代建築石塔時用米燒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漿,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這種古代粘接材料很堅固,韌性接近於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成為斜塔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