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船長成功獲救 升高未來營救行動風險

【新唐人2009年4月13日訊】(中央社吉隆坡13日美聯電)美國海軍戲劇性救援行動雖成功救出貨輪船長,但殺死三名海盜的結果也引發對其他人質安全的憂慮,各界擔心未來印度洋海運線海盜劫持事件處理風險也可能因此升高。

在本週日美國海軍救援行動之前,法國突擊隊10日攻擊了被劫持的法國遊艇「塔尼」號(Tanit),殺死兩名海盜,救出四名法國人質,但法國籍的遊艇主人也在攻擊中喪生。

海盜們雖在這兩次行動中受挫,但不可能因此被消滅,他們並誓言為死去的同夥報仇。

專家表示,在美國海軍「海豹部隊」(Navy Seals)行動後,原本已將索馬利亞外海印度洋這條最繁忙海運線變成最危險路線的海盜行徑,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指揮官哥特尼(Bill Gortney)中將表示,毫無疑問的,它「可能升高此一地區的暴力情況」。

「國際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Bureau)吉隆坡地區海盜通報中心主任鍾諾艾(NoelChoong)表示,「我們很高興這位船長能毫髮無傷獲救」。

但他表示,「在此同時我們也很關心其他剩餘人質與未來人質的安全。」

他並未進一步說明,但就其他13艘仍被挾持的228名各國人質的家屬而言,他們擔心親愛的家人因此遭到報復。

海盜作業的一貫手法非常簡單:登上無武裝或僅低度武裝的商船,對空鳴槍或朝船身射擊威嚇船員,將船駛往索馬利亞海岸,再坐待船東支付數百萬美元贖金。

但在海盜們登上掛美國旗的「快桅阿拉巴馬號」(Maersk Alabama)後,遊戲已經改變。該船船長菲力普斯(Richard Phillips)勇敢的自願充當人質,換取其他船員的安全。

海盜們將這位53歲的佛蒙特(Vermont)人挾持到救生艇上。但他們沒有料到美國軍方的決心。在一小隊海軍艦隊緊緊跟隨的五天對峙後,一艘驅逐艦上的海豹部隊狙擊手們開槍射殺了三名海盜,將菲力普斯毫髮無傷救出。

被殺海盜的同夥們立即揚言報復。

自稱海盜的30歲哈貝伯(Jamac Habeb)由海盜根據地埃爾(Eyl)透過電話告訴美聯社(AP),「從現在起,一旦我們擄獲外國船隻,而對方國家企圖發動攻擊,我們將殺死他們(人質)。」

對人質家屬而言,任何暴力的升高,不論來自海盜或救援者,都是夢魘成真。

許多本國籍船隻被劫持的政府目前正與海盜談判,包括搭載30名各國船員的台灣「穩發161號」。由於擔心破壞他們與海盜的談判,這些國家都不願意評論美國的救援行動。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表示,「我們正密切留意情勢發展,但船東希望我們保持低姿態,以利他們與擄人者談判。」

他表示,截至12日為止,船上的17名菲律賓籍、6名印尼籍、5名中國籍與2名台灣籍船員都安全無虞。(譯者:楊超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