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玲:給孩子一個永遠的禮物

「傳宗接代」自古是中國人建立家庭的重要使命,連布衣人家也有傳承的庭訓,何況是流芳之作的經典,如北齊的顏之推、三國諸葛亮的戒子書、宋朝的朱熹、司馬光、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顏之推,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也希望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於是寫下4萬多字的《顏氏家訓》。傳誦了一千四百年而不息,被後世尊為家訓之祖。

「重德修身」一直都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朱熹即在《家訓》中指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司馬光強調:「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粟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應念物力維艱。」這是《朱柏廬治家格言》中傳誦久遠的兩句經典。無論哪個朝代,家訓中都包含著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

家訓中一再訓誡,若有機會取得功名的子孫,也要謹記要格外謙卑感恩,因為若沒有先祖德澤庇蔭,哪有今天這份僥倖功名?否則就無運氣之說、懷才不遇之人了。因此「積德以遺子孫」乃傳統中國家庭文化對父母的要求,也透過家訓代代傳承。

當然,人人都想子孫好,但可不是遺厚財給後世,因為人算總不如天算,天管人、人敬天也正是中華先祖的道統,就如妙算神機的諸葛亮也得在《誡子書》中對其7 歲黃口小兒強調:「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以孔明先生的易術之高超,能洞澈世俗之先機,也仍然不願安排一條功名安逸之路給子嗣,而以「德」為人生道路的基石,這當中不乏道盡「人間功名不久留,世上財富總如煙,心中慾望得修盡,聚德求道能成仙」的真理。

現今華人社會中的兒童節,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以歡樂與美食度過,比諸古人傳家的德訓則顯多有不足。只有物質富裕的童年,恐怕無法將草莓換成松柏。安逸的歲月,也無法培育寧靜致遠的明志。若能從先祖的智慧參透生命的真相,才能有一條通天的明路,「真」乃是一份永遠的禮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