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逐年演變 從金光黨變成假法官

【新唐人2009年1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紳旭台北28日電)刑事局分析歷年詐騙發現,從早期的金光黨、香港樂透繳稅、貸款、情色、網拍詐騙到最近最流行的假冒司法人員詐騙,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主流」詐騙手法,簡直防不勝防。

金光黨詐騙流行時間約民國70年代,當時資訊不流通,歹徒多人一組,看準目標上前佯稱「在工地挖到金元寶」,要低價售出,被害人拿到手的卻是鍍金貨。

有時,金光黨利用民眾的同情心與貪念,指派婦人假裝精神病患,在被鎖定的「獵物」面前大肆撒錢,然後騙稱「這婦人很有錢,卻是傻子,要保護她,至少,錢讓我們自己賺」,被害人提款後要跟「傻婦人」換鈔,後來都是真鈔換假鈔。

六合彩流行的時期,歹徒假冒香港六合彩、賽馬會,以越洋電話隨機打給台灣的民眾佯稱,「恭喜你,中了六合彩一百萬港幣」、「先繳5%稅金就能領獎」,被害人轉帳10多次,對方還是說,「收不到稅金,不能給你」,導致被越騙越多,等發現時已損失慘重。

貸款詐騙案的流行期約民國92年到94年,部分信用欠佳的民眾貸款不易,詐騙集團偽稱和銀行有關係,結果,卻是假造薪資單取得銀行放款或信用卡預借現金,款項全進歹徒口袋,被害人一毛錢都沒拿到,還欠了銀行一屁股債。

情色詐騙流行期和貸款詐騙案差不多,一些宅男想買春,卻沒有管道,誤信報紙廣告,打電話要買春,歹徒指稱需以提款卡在ATM查身分是否為警察,宅男買春客一匯再匯,直到把銀行存款匯出一空後,才發現上當。

網拍詐騙則在最近3、4年間流行,多數是利用網拍漏洞,寄發假的得標通知給買方,要求民眾不要按網拍指定帳號匯款,改匯其他帳號;另一種是低價促銷,市價新台幣4萬元的筆記型電腦只賣2萬元,買方下標先匯款,後來都是錢去貨不到。

由於民眾逐步認清各式詐騙案加上政府對匯款進行嚴格限制,詐騙集團開始轉向,假冒社會局官員到府服務,要幫老榮民、一般民眾辦理優惠存款服務,歹徒還會佯稱可撥電話查證,結果被害人打的「求證電話」還是接到歹徒手機,結果自然是歹徒取得被害人存簿、印章、密碼後,馬上派員提領存款。

另外一種假冒案件最多的就是假司法人員,佯稱是法院書記官、檢察官、法官等,打電話、寫信給被害人稱「銀行帳號成為詐騙集團人頭,依法必須凍結,如要解凍,就提領並繳交保證金」,被害人提款後,前往ATM存款或在櫃檯以無摺存款存入「保證金」,歹徒一騙再騙,直到被害人無存款為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