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自由之地泰國 文化民風迥然有異

【新唐人2009年1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曾依璇曼谷特稿)在台灣,有8萬多名泰籍勞工及7000多名泰籍配偶默默為社會奉獻心力。台灣人理所當然要求這些新移民「融入」台灣社會,但對這些為數不少的外籍人士,我們又了解多少?

除外籍配偶、勞工、泰國酸辣湯之外,我們真的認識泰國嗎?曼谷一家傳統餐廳,菜單上一半是台灣泰式餐廳少見甚至沒有的菜。台灣的泰式風味,多半已因本地人的喜好而改變。

我們認識的泰國,極可能是我們自以為認識的泰國。

在全球金融海嘯及政治動亂影響下,泰國面臨空前的挑戰,嚴峻程度甚至可能超過許多東南亞國家。

作為東南亞唯一未曾被殖民的國家,泰國人的生活方式不曾為外力中斷,他們重視傳統,且有很強的文化認同。泰國人的名字,是由父母親名字中各取一部份組合而成。泰國男子一生中必須出家幾個月,潛心學佛。在前衛設計師的辦公室角落或五星級旅館前,都供奉著泰國神祇。

雖是首屈一指的觀光勝地,滿街又都是中東及西方面孔,一般泰國人的英語程度並不甚佳,服務態度卻有口皆碑。不曾被殖民的背景,使這個「自由之地」(Thailand泰語之意)的人民對待外國人格外開放坦然,服務態度不卑不亢,那是來自對自己文化的自信,也是佛教國家特有的樂天知命。

泰國政府正積極準備產業升級、恢復觀光榮景。計畫和策略也許會被政治動亂或金融危機左右,但態度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而泰國的態度,數百年來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並將仍是未來發展的優勢之一。

結束訪問行程,從蘇凡納布機場經香港這兩個亞洲、甚至世界重要航空營運點,回到桃園國際機場。燈光黯然的入境大廳,寥寥數個持外國護照的旅客排隊等待入境,穿著打扮不像是觀光客。侷促的景象,極端的落差,至少說明了台灣對外國觀光客的吸引力,仍遠不如泰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