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企業成僵屍戶 拖累經濟復甦

【新唐人2009年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美國經濟衰退,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布希政府紓困汽車業、金融業幾千億美元,歐巴馬也承諾對垂危的企業伸出援手,好保住選民的工作機會。但經濟學家擔心,對垂危的企業大幅紓困,將製造無數的經濟僵屍戶(zombie),反成為未來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據《商業週刊》報導,這波紓困的後遺症,恐製造出一批新的僵屍戶,如通用汽車、AIG、花旗銀行,以及鋼鐵業、航空業、零售業、甚至房貸戶等。

在金融業術語中,僵屍戶意指企業負債纍纍、隨時倒閉,但政府與債權機構卻輸血苦撐,而企業卻是行屍走肉,無法回歸正常獲利。殭屍戶的存在,將排擠資金、勞動力與政府稅收在其他行業與經濟部門的有效運用,同時也因殭屍戶進行低價促銷,使原本體質佳的競爭者也遭池魚之殃。

隨著時間的推移,僵屍戶對整體經濟的危害與日俱深,如何有效解決僵屍戶問題,將是無可避免的經濟課題。專家認為,如果企業(或個人)的本業穩健,僅是短期財務週轉不靈,政府可伸出援手,待危機解除後,企業將回歸正常獲利。但若本業垂危、回歸獲利機會渺茫,政府應該放手,任其淘汰。

僵屍戶危害,殷鑒不遠。1990年代日本銀行業為了粉飾呆帳,一再貸款給僵屍戶,好讓舊債利息得以償還,日本經濟便因僵屍戶問題,停滯了十年之久。此外,1980年代申請破產的東方航空,低價促銷搶客源,也讓美國航空同業吃足苦頭。

保護僵屍戶,將使長期生產力的增長停頓,消滅公司的生產資源不能有效釋放到其他經濟部門,經濟學大師熊彼得(Schumpeter)所說的「創造性毀滅」(creative destruction)也就無緣誕生,經濟復甦時間將被迫拖長。芝加哥大學經濟教授大衛斯認為,沃爾瑪的崛起,就是允許小型雜貨店倒閉的結果,美國製造業與零售業都是透過這種毀滅性的資源重分配,生產力得以大幅提升。

政府不計代價挽救即將破產的大型企業,這種現象更被經濟學家稱之為「檸檬社會主義」(lemon socialism),政府資源進行最沒效率的運用,此舉只能讓勞工短期間有薪水可領,卻無助於長期就業問題的解決。

財政部紓困金融業的TARP計畫,原本立意甚美,希望救助體質好的銀行,好讓金融體系信用解凍。然而,紓困標準卻不夠嚴謹,連體質不夠好的花旗也紓困,淪為社會主義平頭式的紓困方案。專家建議,80年代信貸危機時將體質差的金融機構分拆出售的作法,可資借鏡。

好的破產法案,其實是解決僵屍戶問題的一項利器,破產法庭清算體質最差企業的同時,也讓體質較佳的企業得以存活。即使目前岌岌可危的通用汽車,通過破產的程序,消除對員工與債權人的權利義務,也有機會變成浴火鳳凰。

數百萬房貸僵屍戶,此時恐是美國最頭疼的問題。他們入不敷出、縮衣節食,為了償還卡債、車貸及房貸,消費力頓減,美國經濟大受影響。2005年以前,舊破產法可減輕其消費貸款負擔,以便順利繳納房貸。而新破產法卻無法使房貸戶減輕消費貸款負擔,僵屍戶問題愈演愈烈。

為了讓金融體系停止製造僵屍戶,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達特矛斯學院等16位頂尖經濟學家組成了的一個秘密小組,目前正密切商討最佳的解決之道,並向政府建言。他們希望在解構那些垂危企業的過程中,對整體經濟與其他相關企業的傷害降至最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