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府傾力遏阻經濟衰退

【新唐人01月02日訊】(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日專電)為遏阻國內經濟衰退,巴西政府不惜刪減「加速成長計劃」工程經費的53億元巴西幣(約新台幣755億元),提前通過今年的預算案。

雖然「加速成長計劃」是巴西總統魯拉最主要的政治經濟武器,為達到2009年經濟成長4%的目標,政府決定挪用部分工程預算,做為提振國內經濟的紓困基金。

然而,對巴西政府來說,「加速成長計劃」對促進國家經濟成長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國會在去年底通過設立「國家基金」,以透過發行142億巴幣的聯邦債券來籌集工程基金。

總統府對外新聞發言人馬丁斯(Franklin Martins)說,今年政府的經濟成長目標是4%,所以會傾全力達到此百分比。

  經濟學家和反對派對巴西政府是否真的有此能力表示質疑,因為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大部分問題,都不是官方行動所能解決的,包括投資人和消費者信心缺乏,以及國際信貸資金吃緊。

經濟顧問賈西亞(Rene Garcia)認為,目前的危機已超越金融範圍,波及大眾的信心。巴西政府雖有意提振經濟,但礙於官僚程序與公共支出限制,不一定能配合市場的需要,若是堅持「不惜一切達到成長4%的目標」,未來可能得付出極高代價。

巴西中央銀行報告指出,世界銀行、巴西全國工業會(CNI)與金融市場對今年巴西的經濟成長預測分別為2.8%、2.4%和2.44%。

巴西政府的另一項行動是提供國內企業信用資金。由於像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這類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向國外貸款的大型企業,開始在國內籌措資金,使巴西金融市場的信貸需求量增加30%,貸款利息也跟著提高。

  魯拉政府的想法是設立一條特別貸款線,用國家外匯存底做為今年巴西企業償還國外債務的保證金。目前,巴西的外匯存底已超過2050億美元。

  國家政府採取主動提振經濟的戰略並非巴西獨有,金融風暴爆發後,世界各國都在想法子度過2009年,所以現在的問題已不再是「今年會不會很難熬?」而是「熬到什麼時候才出頭天?」

巴西已展開一系列可幫助促進經濟成長的公共建設,包括北部宏東尼亞州(Rondonia)馬德拉河水力電廠、東北部馬蘭豪州(Maranhao)艾斯特雷杜(Estreito)水力電廠,以及公路、鐵路、碼頭,估計可吸取750億巴幣的民間企業投資金。

  不過,這些建設計劃能否成功,將取決於企業是否貸得到投資款項,而這也正是目前危機的癥結所在,就算政府有心嘗試解開,卻不是那麼容易。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