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國︰「擴大內需」變為擴大內耗

溫家寶「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本意在「擴大內需」,實際上卻衍生成擴大內耗。這只要看看廣東近日的新聞,一目瞭然。

爭論了一個多月的「廣東是否存在倒閉潮」,2008年11月14日劃上句號——近日到湛江市進行專題調研的粵王汪洋,終於承認廣東存在「倒閉潮」,不過他暗示「倒閉潮」來得好。他說,「目前倒閉的沒有著名大企業,倒閉的企業都是因為落後的生產能力被淘汰。」「政府要妥善安置下崗失業工人,但不能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南方都市報11月14日)汪洋此話似乎認為,中小企業是落後的生產力,廣東以「倒閉潮」方式淘汰落後的生產能力,是件好事;政府雖然高唱「三個代表」,實際上仍然是固執於「救工人不救老闆」、「救國企不救民企」的老套「階級感情」裡。

一石激起千重浪。北京旨在「擴大內需」的「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一忽兒因汪洋如此謬論在廣東變為了擴大內耗的鏡花水月。

梳理一番,汪洋謬論導致擴大內耗的路徑有四。

廣東抵制「溫論」與國務院擴大了內耗

汪洋謬論讓百姓懷疑胡溫撒謊,製造了民心與中央遠離的內耗。

2008年7月20日,新華社報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廣東就經濟運行情況進行調研。溫家寶說︰「廣東省的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比較發達。目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比較多。要從信貸、財稅、產業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這就是說,因為信貸、財稅、產業政策等方面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支持不夠,才導致了廣東五萬多家企業倒閉的「倒閉潮」。

次日,胡錦濤又表態支持溫家寶的診斷。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7月21日上午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胡錦濤在就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6點要求時特別強調︰要「支持中小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

然而,四個月來,曾陪同溫家寶在廣東調研的汪洋,卻公然與溫家寶唱反調︰說倒掉的中小企業是落後的生產力,拒絕將「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用於救助倒掉的中小企業家。這就讓廣東百姓懷疑,「胡溫」關於「支持中小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困難」的指示只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官樣文章?甚至是假話謊言?國務院與百姓失信的內耗從此日甚一日。聞訊汪洋堅持拋出廣東「不救落後的生產能力」謬論,引發廣東倒掉的5萬多中小企業家的強烈抗議後,溫家寶像緊急飛抵四川指揮地震救災一樣,於次日(11月14日)早晨緊急飛抵廣東,到深圳、東莞、廣州等地召開企業家座談會,針鋒相對地批駁汪洋謬論,再次嚴肅強調︰「各級政府都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和協調」,並尖銳批評廣東政府︰「總的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生產經營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溫家寶甚至具體佈置,首先「要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要認真落實好已出臺的金融支持政策,確保第四季度中小企業貸款快於各項貸款增長。」

然而,汪洋並不接受「溫論」。11月16日早晨,廣東各報在報導溫家寶總理要求「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時,廣東省委省政府竟然沒有任何貫徹響應之類的表態,甚至各報的社論、評論也都反常地迴避「支持中小企業」問題。下午出版的羊城晚報,竟然以顯要版面披露︰汪洋堅持廣東優先歡迎大型央企!如此驚人信息表明︰汪洋在大膽頂撞溫家寶。

羊城晚報當日頭條新聞是「胡錦濤出席世界經濟峰會」,其次是《汪洋黃華華會見李榮融歡迎大型央企來粵投資布點》,第三條才是《溫家寶給珠三角打氣》。這讓人們想到,汪洋讓廣東媒體以突出《歡迎大型央企來粵投資布點》的新聞壓低「溫家寶要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暗示了對「溫論」的不滿。

這就證實,即使溫家寶在不到四個月中兩次赴粵強調「支持中小企業」,汪洋仍然不買賬,廣東與國務院的分歧內耗,可謂大矣。

由此廣東人也對政府失去信任。人們懷疑,在廣東,土皇帝汪洋的話可能比總理溫家寶的話靈驗。廣東人與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內耗,更日甚一日。

有專家指出,汪洋來廣東一年,以大話「第二次解放思想」的空炮,實施對媒體輿論的空前專制,讓廣東媒體的新聞自由度比前任張德江時緊縮了一倍多,使廣東這個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驅省淪為全國民主倒退和企業倒閉的先鋒。廣東已由「先幹後說」變為了「只說不做」的「空談大省」和「倒閉廣東」。廣東以如此戲劇性悲劇尷尬地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汪洋罪孽深重!

中小企業家深感侮辱怨聲載道

汪洋「倒閉的企業都是因為落後的生產能力被淘汰」,言過其實,侮辱了廣大中小企業家,造成民營企業對政府怨聲載道。

據有關部門統計,在今年廣東倒閉的五萬多家企業中,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因此,汪洋說「倒閉的企業都是因為落後的生產能力被淘汰」,等於就是在說中小企業都是落後生產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據媒體報導,深圳不少家電企業在「倒閉潮」中關門了,是因政府救市政策措施很難惠及中小企業,如果明年的經濟形勢沒有好轉且繼續惡化的話,深圳的家電企業有可能會倒掉一半。

人所共知,家電企業一般都有比較先進的高科技,無疑屬於先進生產力。有媒體披露︰「中小企業是高科技企業的重要形式。高科技企業一般都不需要太大的規模,在中關村很多都是中小企業。」但高科技企業往往比傳統企業更多高風險,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援。

出身黨校教員的汪洋,信口開河,讓已經處於倒閉災難中的中小企業家再受到「倒閉活該」的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廣東中小企業家對廣東政府之怨氣,從此與日俱增!

香港企業界對汪洋謬論也深惡痛絕。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悲憤地說,汪洋稱「倒閉的公司是自然淘汰」,港商惟有自救,不要指望政府幫助。即是被政府視為生產能力較落後的企業,我不覺得就應該要淘汰。比如,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兩間工廠轟然倒閉,這樣的企業就絕不是「落後的生產能力」,絕不該淘汰!

可見汪洋謬論讓香港也與大陸增加了內耗。

「救工人不救老闆」是新的「階級鬥爭為綱」

汪洋謬論「救工人不救老闆」,是製造新的勞資矛盾,是「階級鬥爭為綱」思維的復闢。所謂「政府要妥善安置下崗失業工人,但不能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實質上就是「救工人不救老闆」,「救國企不救民企」。然而,面對經濟危機的政府救災行動,豈能以企業生產能力先進與落後來為執行標準?好比在救助即將餓死的人群時,不能以出身貴賤或誰思想先進與落後來為標準一樣,只能以誰饑餓得更危險來決定優先搶救誰。這一起碼的「災情面前人人平等「常識,號稱勇於「解放思想」,善於「與人為善」的汪帥,居然毫不明白?!。

北京「破產專家」曹思源說,汪洋有關政府不救落後生產力的說法,從概念上講似乎可以成立的,但實則偷換了概念。據他瞭解,東南沿海有些企業的倒閉不是生產力落後,而是政府在貫徹新勞動法的有關法規當中有簡單化的做法,條件過於苛刻,致使企業出現虧損乃至於最終破產。這就不是正常的優勝劣汰!

如推行汪洋的「救工人不救老闆」,勢必釀成新的勞資矛盾——工人會將失業之苦惱全部歸罪於老闆,由是糾紛不斷。近來廣東頻頻發生的工人堵路討欠薪風波,皆因此而來。事實上,離開了中小企業的復甦,政府也不可能真正有效救助工人。

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的數據則顯示,全國今年上半年共有6.7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而中小企業正是我國吸納就業的主力軍,75%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員都在其中實現就業,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必然導致失業率的增加。雖然官方公佈,9月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與去年年底持平,全國城鎮登記失業人員830萬人,比去年同期還減少了5萬人。但學者們根據民間實際信息估計,實際登記失業率至少有10%,再加上大部分失業者沒有去政府登記的習慣,實際全國失業人口已在5000多萬人(其中大學生800萬左右),如此龐大的失業隊伍,單靠政府和大企業是無法解決的,只有依賴廣大中小企業的復興而降低失業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汪洋發表「救工人不救老闆」謬論時,人民日報(2008年11月10日)發表了題為《做好意識形態工作貴在保持清醒頭腦》(作者徐天亮)的理論文章,重提「讓軟實力硬起來」之「階級鬥爭理論」,要求「在集中精力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一刻也不能放鬆意識形態工作。」「我們同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同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較量。」

不論汪洋發表「救工人不救老闆」是否刻意配合人民日報的「新階級鬥爭論」,客觀上增加了「新階級鬥爭論」引起的不安與動盪。

汪洋擴大了政府與專家學者的分歧

汪洋謬論「不去救落後的生產能力」,擴大了政府與專家學者的分歧。

大約一個多月前,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來東莞調查時曾指出,廣東一些地方政府錯誤地以為勞動密集的就是低級產業,資本密集的才是高級產業,產業升級就是用行政手段把低級產業逼走,騰出土地給高級產業,殊不知產業升級是指擴大和提升附加值。

面對學者的經濟學理論研究,汪洋不是虛心學習或認真探討,反而認為經濟學家不給政府面子,是自由化思想,因此刻意以「廣東不救落後生產力」回敬吳敬璉。身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高官,如此打壓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學者深感對牛彈琴,「呤罷低眉無寫處」。

2008年11月17日於深圳早叫廬

原載《爭鳴》2008年12月號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