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新唐人11月09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導) 中國官方的預測顯示,中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官方的新華網報導說,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近日表示,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多數西方國家是在完成工業化後進入老齡化,而中國是“未富先老”。西方國家老齡人口從5%上升到10%,差不多用了40多年,而中國只用了不到20年。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預計中國在2030年將進入老齡化高峰,到2050年,中國每4個人中就會有1個老年人。談到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原因,旅居美國的社會學者劉曉竹分析說.

“主要原因是獨生子女政策。現在養老的負擔越來越重,人口結構是主要問題。”

報導說,隨著人口老齡化,中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人員與領取退休金的人員之比,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5比1上升到目前的3比1,而這一比例還將繼續上升。為建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長效機制,中國政府從2001年開始進行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試點,並將在全國普遍推行,以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在法國的《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蔡崇國認為,中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沒有涵蓋實行以前那些拿低工資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的國企職工.

“中國過去是企業來負擔養老金的支付。90年代以來,通過搞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樣社會化。企業不再承擔養老金的發放,而是由社會保險局發。企業向社會保險局交一定數額的養老基金,大概占工資的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職工也交一部分。這裏就有一個問題,非常多的職工為國家工作了幾十年,他們和他們所在的企業都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基金,因為那個時候不存在社會保險局,保險局是到了90年代才成立的。這些人馬上就要退休了,現在企業改制了、企業關閉了,或者是股份制改革了,所有者也變了。他們剛剛開始向保險局交退休金就開始退休了,所以這些人的退休,他們的養老金是一個問題。”

在中國,老年人所花費的醫療費用平均是年輕人的3倍以上,老齡化將使醫療保險費用開支大幅增加。劉曉竹對此表示.

“中國政府現在應該在養老領域擴大投資進行政策性的扶持,比如說養老院呀、適用於老年人的醫療保健體制等要多進行投入,等到老齡人口到來了以後才想起來做這些事情就晚了。”

蔡崇國認為,與城鎮相比,中國廣大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和醫療更缺乏保障,中國政府應在這方面加大財政投入。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