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兒:從選舉看香港爭民主路

9月7日香港立法會選舉經過一番熱鬧的激戰後,終於塵埃落定,誓保21席的泛民派,最終拿到23席(直選19席加功能組別4席)。今年的投票率為45.2%,共有152萬選民投票,較上屆的55.64%大約低10%。

本屆立法會選舉有201名候選人角逐60個議席,共337萬登記選民,都是歷史新高。泛民這次沒有進行協調,「各做各的」。選前的民調顯示,一些資深的民主派候選人有可能落馬,令泛民候選人在選舉中感到膽顫心驚。

在直選議席中,泛民主派本屆的選舉其實是比上一屆多了一個議席,泛民仍得到港人的民心。這次派民政黨中,以社民連的戰績比較突出,黨主席黃毓民認為,選舉的結果反映立場比較清晰、敢於批判中共而不妥協的候選人,令選民更有信心。

而自由黨在直選中全軍覆沒,猶記當年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曾反對23條立法,其後自由黨親政府的傾向鮮明。特首曾蔭權民意最近跌至新低,這次流失選票說明了:誰真正服務市民,港人點滴在心頭。

其實,如果民建聯沒有阿爺(中共)在背後以人力物力支持,自由黨的苦果可能是他們的借鑑,在這種情況下,民建聯的支持率反映中共意願多於真實民意:例如曾力推23條的葉劉淑儀要上台,蔡素玉只得「犧牲」。

自從上次區議會後,一直都出現有關票站調查機構及調查所得資料的使用存疑,擔心資料可能即時傳送到親共陣營,方便他們隨時調整配票策略。

有泛民主派建議選民拒絕配合在現場的票站調查員,經此一呼籲,接著的民調參與率低了一成,有調查機構反饋說不願回答的市民明顯多了。更有網民建議向票站調查員一律報稱已投民建聯,以擾亂民建聯的配票策略。

本次選舉過程中,不同選區的辯論會都相當熱鬧,一些候選人在辯論會上的表現似「選舉打手」多於候選人。

此外,從去年區議會選舉就出現一些「獨立」候選人,也稱隱形左派。這次立法會選舉也有很多「獨立」人士,當然,是左是右,市民心中有數。

總體來講,儘管中共在背後操控票源(那已是公開的秘密),選舉的結果還是反映了港人爭民主的意願。

上次選舉的投票率比這次高一成,很可能是七一效應,該屆選舉前一年,港人才集體否定了惡法23條,加上市民為爭取07/08雙普選,都希望以手中一票來影響局面。事隔4年,普選時間表被推到2017/2020,路線圖不清楚,社會也沒有迫切的民主議題。

選舉前,陳方安生曾聯合民主派人士司徒華、李柱銘等在銅鑼灣鬧市發表了守護香港精神、捍衛核心價值宣言,而唯有不斷提醒和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公義才能在社會彰顯,令極權措施難以實行,經濟才能健康發展,港人才有望走一條穩健的爭民主之路。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