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選戰定調 馬侃布希連體嬰無法分割

(中央社記者林芥佑丹佛特稿)美國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二十八日晚間圓滿落幕。總結四天會期,黨內精英、名嘴與總統候選人歐巴馬的演說內容顯示,民主黨大選攻擊主軸,是描繪「馬侃布希連體嬰、無法分割」,盼說服中間選民阻擋「第三任布希政府」出現。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在丹佛市區體育館「百事中心」揭幕的民主黨全代會,每天晚間都安排重量級名嘴壓軸出場演說,大家首先推崇馬侃畢生奉獻值得尊敬,但接著批評高齡的馬侃毫無判斷力,二十六年華府生涯沒有成績,如今何能實踐改變。

包括前第一夫人希拉蕊、前總統柯林頓、上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瑞、今年的副總統提名人拜登、到最後一夜的歐巴馬本人,都依循這個模式發動攻擊、前後呼應,簡單說就是一句口號:「人民八年受夠了」。

希拉蕊在演說中,以共和黨預定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的地點作比喻,她說,「布希就要跟馬侃一同出現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市),證明兩人難以分開」。

凱瑞與拜登則一再重申,「布希八年政策,百分之九十以上馬侃都投票贊成」,「一個幾乎每件事都說布希對的人,跟布希怎麼有差別」。

柯林頓更進一步定義,「馬侃的任務,就是為了贏得未來四年,好延續過去八年」,「馬侃競選的是第三任布希任期」。

二十八日晚間,歐巴馬引領七萬五千多名支持者高呼「八年受夠了」;他說,「如果馬侃認為布希百分之九十都是正確的,人民怎能冒著只有百分之十的機會,相信馬侃能帶來和布希不同的改變」。

這些說法過去幾個月民主黨人士已經陸續引用,但藉著全代會吸引全國、甚至全球媒體關注報導,這些知名政治領袖透過精湛的演說技巧與細緻的修辭語彙,透過媒體密集放送「布希馬侃連體嬰」,效果明顯。

美國總統大選過去二十年來快速商業化與負面化,社會走向兩極對立,共和黨、民主黨的「紅藍之爭」,也造成國家在投票前呈現分裂局面,兩黨基本盤可謂「五十比五十」。

過去兩屆大選,共和黨靠著選戰手段技高一籌,保住白宮,但八年下來民怨甚深,民主黨有很好的翻盤基礎,但因為候選人歐巴馬資歷淺及非洲裔背景,還有黨內初選傷痕至今無法完全彌平,民主黨不但喪失優勢,還讓共和黨有機會超前。

全代會前,歐巴馬面臨內憂外患,內部是希拉蕊不認輸的分裂危機未解,外來壓力則是因應喬治亞與俄羅斯領土爭議不當,引發外界質疑因應危機能力不足。

全代會期間,希拉蕊與柯林頓在壓力下終於全力演出「團結」溫情戲碼,暫時化解歐巴馬的內憂。

現在全黨也透過一再描繪「布希馬侃連體嬰」的策略,作為最後選戰階段的攻擊號角,目標應是希望能引爆人民對過去八年的不滿情緒,累積換黨執政的民意能量,進而讓勝負關鍵的中間選民決心轉向投給白紙一張的歐巴馬。

民主黨的攻擊有十足說服力,也透過這次全代會有效放送;但歐巴馬的內憂外患並沒有消除,希拉蕊的支持者顯然沒有全數回籠,歐巴馬薄弱的國際事務應對能力也不可能讓選民一夕之間刮目相看。

民主黨全代會落幕了,接著將看共和黨如何接招演出。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