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都市民平均薪資不如沙漠區新城鎮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三十日專電)耶路撒冷雖然被以色列人視為首都,但是一項調查結果卻顯示,居住在尼格夫沙漠地區狄莫納、雅若翰、亞拉德等城鎮的居民,每月平均薪資都高於耶路撒冷市的市民。

位於特拉維夫的非營利組織亞德瓦中心,就以色列境內一百六十多個城鎮居民的所得差異,公布了一份各地區薪資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耶路撒冷雖然被以色列人視為首都,但當地超過三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水平在貧窮線以下,與中部的特拉維夫、北部的海法等地比較,耶路撒冷可算是以色列境內最窮的大城,耶城人的平均月薪還不如尼格夫沙漠地區的新興城鎮。

耶城男性的平均月薪為以幣八千謝克(約新台幣七萬元),女性為五千九百多謝克。

但狄莫納、雅若翰、亞拉德鎮的男性月薪資介於九千三百謝克至八千九百謝克;女性則介於四千九百謝克至四千四百謝克間。

特拉維夫市薩維揚區的居民多為企業界高階人士及影視娛樂界名流,為全以色列薪資所得最高地區,平均男性每月平均薪資為三萬四千三百多謝克,女性則為一萬一千六百多謝克。

以色列北部近戈蘭高地的德魯茲鎮夏姆斯村,當地居民平均月薪為全以色列最低,男性僅四千五百多謝克,女性為三千一百多謝克。

調查另外發現,平均月薪最低的四十個城鎮,全部為阿拉伯族裔人口聚集的地區;至於區內居民多為正統猶太教徒的莫丁鎮,則為平均月薪最低的猶太人口居多數城鎮,男性為五千七百多謝克,女性為三千三百多謝克。

參與這項調查的研究者之一、亞德瓦中心研究員阿蒂雅斯表示,為詳實描述不同城鎮的生活水準樣貌,調查採各地區不同薪資水準的數據為研究基準,而未採用觀察經濟成長率等研究宏觀經濟結構的數據。

她說,以色列各城鎮的薪資結構不僅存有顯著的城鄉差距,平均月薪越高的城鎮,男性所得高於女性的性別差異更明顯;如何拉近其中的差距,有待以立法為手段,由制度面去改善、解決。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