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聞心臟病色變 但生病才知改變飲食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日電)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的猝逝,令民眾聞心臟病而色變;然而,中華民國心臟病基金會今天發表調查指出,中年人常在罹患心臟病之後,才亡羊補牢,而在此之前,逾九成的人習慣吃高膽固醇食物。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今天在一項醫師、病友與地方民代參與的足壘球活動上,公布這項以北台灣四百多位四十到六十歲民眾所做的「安心飲食習慣調查報告」,她的結論是,人通常等到生病才注意飲食。

鄭金寶指出,受訪者在罹患心血管疾病前,高達九成三習慣吃高油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九成沒有天天五蔬果;在心血管疾病上身後,正常吃三餐的比例由一成四提高到五成九,外食比例下降,嚴格控制膽固醇的人數增加二點五倍,天天五蔬果者提高為三倍。

她表示,為維護心臟健康,一個輕度活動量的成年男性每天約攝取一千八百大卡熱量,膽固醇攝取量應小於三百毫克、飽和脂肪熱量來源比應低於總熱量的百分之七、反式脂肪酸少於兩毫克,所以少吃肉類的表皮、內臟與蝦卵、蟹黃,奶酥與波蘿麵包含反式脂肪酸,一天不超過吃三分之二個,避免奶精與酥炸食物。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江福田醫師表示,飲食中過多的膽固醇囤積在體內,約十五到二十年間就會開始堵塞血管,導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建議男性四十五歲、女性在五十五歲就要開始注意心血管問題,目前心血管疾病罹患年紀已逐漸下降,年過四十歲就要養成控油高纖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且規律運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