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專家談軍售籲美支持台灣民主

(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十八日專電)前美國國防部防禦安全合作署主管中東、亞洲與北非處長羅艾德指出,美國在選舉年面對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對台灣軍售問題。他認為,美國政府應表明,支持台灣與中共之間緊張關係和緩的同時,美國仍是台灣民主的堅強後盾

羅艾德在「華爾街日報」國際版發表專文指出,布什總統應該在對台軍售問題上有立即的行動。布什總統在二零零一年甫上任時即原則同意,美國將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型武器給台灣。

他表示,布什的決定反映出他對中共武力擴張以及基於台灣關係法美國協助保衛台灣安全承諾的關切。

不過,羅艾德也指出,台灣在前總統陳水扁執政八年期間的政治內鬥導致軍售預算被凍結。民進黨的政策激怒中共,影響到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也讓華府感到不滿。

羅艾德認為,陳水扁執政八年對於美國與台灣關係造成相當的損害。台灣的空軍、飛彈防衛系統及反潛作戰的能力都因軍購拖延而更形落後。中共在這段時間裡卻向俄羅斯購買了先進武器,並且增加國防研發計畫的資金。

他指出,台北與華盛頓之間的互信在這段時間裡也趨弱。在美國領導人對於加強美國與中國關係愈來愈關鍵之際,卻對台灣領導人失去信心。台灣方面讓國內政治考量凌駕於國家安全之上。

他表示,雖然去年立法院通過購買多項新武器的預算案,美國與台灣關係的損害已經造成,美國也愈來愈不願意因為軍售問題招致中共不滿,尤其是對台灣是否會貫徹執行並沒有信心。

馬英九總統在五月上任之後即推動兩岸和解政策,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恢復向美國購買武器。然而,過去八年留下的問題,加上布什個人不願得罪中共,一些待決的軍售問題仍被擱置。

羅艾德指出,布什八月將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典禮,他是否會同意軍售清單上部份或全部項目,仍是問題。國務院及白宮的高級官員也擔心對台軍售會破壞台灣與中共的和解,並且對美國與中國關係造成嚴重損害。

羅艾德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到底能對台灣的安全承受多大的風險。如果美國很確定台灣與中國的和解能在不犧牲台灣仍不夠茁壯的民主情況下持續進展,這些都不是問題。

但是,北京一向是要求的多而付出的少,而且會以動武或威脅使用武力作為外交的工具。羅艾德指出,台灣經由民主程序選出的總統在推動與中國和解的政策,中共方面有什麼改弦易轍的對等做法?

在中共撤除對準台灣部署的飛彈及減少台灣海峽沿海的戰機及部隊之前,美國為何要拖延台灣所要求的軍購?

羅艾德指出,下一任美國總統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弄清楚對中共及台灣的政策,重要的決策只會因而耽擱。而中共在美國的債券投資也讓它對美國造成的壓力只可能更增高。

他強調,台灣與中國的和解更需要美國的道義及實質支持。布什在卸任前若對軍售問題能有所行動,一方面能鞏固台灣民主,同時在軍購合約敲定及交貨時,他的繼任者也更能抗拒中共的壓力。

他認為,馬英九總統方面則必須向華府保證他對於購武以防衛台灣的承諾,而且台灣會簽署合約及有足夠的資金。

羅艾德強調,美國政府應表明,支持台灣與中國之間緊張關係和緩的同時,美國仍是台灣民主的堅強後盾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