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錢莊地下金庫在湖南出土

(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湖南省考古學家近日在修繕洪江古商城復興銀行時,發現一座深兩公尺、面積五平方公尺的清代錢莊地下金庫,裡面還散落著一些清代金屬錢幣。

洪江古商城位於湖南西南的懷化境內,至今完好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古商城型態,會館、青樓、鏢局等三百八十餘棟古建築勾勒出昔日的繁華,有如「清明上河圖」再現,也成為中國大西南一處獨特的旅遊景點。

據專家考證,古商城內現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包括窨子屋(蓋得方方正正的房子,又叫「一顆印」)、寺院、古廟、錢莊、商號、洋行、作坊、店舖、客棧、青樓、報社、菸館等,總面積約十萬平方公尺。

這次考古學家進行修繕的復興銀行,位於古商城「金融一條街」的中心地段,與當年鼎盛的「晉太祥票號」毗鄰。

新華社引據史料記載,復興銀行前身就是清代洪江有名的「盛豐錢莊」,始建於清咸豐年間,一九四零年三月被湖南復興實業銀行收購,成立湖南復興實業銀行洪江分行,大股東為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專營銀票匯兌、吸收存款、放貸等業務。

復興銀行大門呈圓拱型,內分櫃房、信房、賬房等營業處,四週厚牆密實,堅固安全,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徵。

銀行門口有一副對聯:上聯是「無幣不收無賬不取」,下聯是「積沙成塔積水成川」,地下金庫則坐落在銀行最裡面的一間庫房下面。

清代至民國年間,洪江商務發達,豪商巨賈往來頻繁,由於資金流通量大,最大的錢莊每天都有大量現金儲備,如今發現清代錢莊的地下金庫,更證明此地當時的繁華盛景。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