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第四百零五期】博客(Blog)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一)

【新唐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热点互动节目,我是林云。随着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的新的名词“博客”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您知道甚么是博客吗?“博客”将怎样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构成影响呢?今天我们请本台的特约评论员周百川先生,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这些问题。

林云:百川您好!

周百川:林云您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林云:百川,究竟这“博客”是甚么呢?给观众朋友介绍一下好吗?

周百川:“博客”其实是中文汉化以后翻译的一个字,原来在英文最早初期出现的时候它是两个单词,一个是web,就是我们互联网的网“web”,另外一个单字log,就是纪录,每天的日记、纪录,这两个词连在一块“web log”,它原本的名字就这样。

林云:网络日志?

周百川:对,网路日记。后来到了98年的时候,有一位在旧金山硅谷从事电脑技术的人,他最早开发了这种概念,他把他每天的一些心得、一些想法,像日记一样的发表,而且随时在更新。后来他觉得“web log”这两个字太麻烦,就把第一个字最后取了一个b,然后加上第二个字,四个字母“blog”, 这样固定下来,名称就传遍了。再后来传到中国,就取其谐音叫“博客”。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林云:这个网路日记跟个人主页,或者是网路论坛有什么不同?

周百川:它最主要不同就是人们把它称做是电子邮件、论坛BBS,以及手机短信,QQ、ICQ等记事短信,这三个历史阶段之后又一个里程碑───第四种在网路上的一种沟通方式和通讯方式。我再稍微讲一下它的来源,就是在99年,“.com”硅谷的网路泡沫经济还没有崩溃之前,那时候人们都出现各种新的东西。当时有几个写网页的人,他们成立有一个pira,叫皮阿的一个小实验室,他们除了给别人干活之外,自己又开始做一些新东西。这个“blog”,其实就是他们几个搞出来的。他们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叫Blogspot,这个网站至今还是被称为是博客文化的鼻祖。它就是变得非常简单,你只要去注册,登记一个名字,等于说不用任何技术你就可以开始。就是对网路一翘不通的人,它也是一个零距离。什么零距离呢?比如说,你不需要任何技术,不会任何电脑技术,你只要会打字就可以了。你不需要花钱专门租用一个服务器,不需要那些特别复杂、特别高深的技术。另外,你也不需要是一个编辑网站的高手,它那里现成的东西都有。最后你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在这种前提之下,等于每个人都触手可得。

林云:就是先在它的一个网站下面,进去登录....

周百川:所以,它比以前的那几种方式,带动了非常多的人参与,每个人都想很容易的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就是说它的新闻性很强。很多人目击到一件什么事情;你比如说最近印度洋大海啸,各种语言、各个国家都有这种博客在那里,只要他有一台电脑可以上网,或者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也就是网路日记里面,或者到别的比较有名的网路日记里面,马上把自己看到的,特别是现在的手机上面都有一个小的照相机的像头,很多人把一些场面拍下来再加上自己的目击,写下一个心得,就传遍全世界。这就是它和以前的任何一种方式不同,也就是把以前点对点、一个人对一个人的通讯方式,变成一个人对一大遍人,所有人同时又对它,这种非常互动,很快、很互动...

林云:它是社众又是信息发布员?

周百川:它可以发布,同时它可以接受别人发布的信息。如果文化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话,那么博客文化就可以看作是在一个网络的虚拟空间里面的一种比较完整的生活状态,就是把人们在网络上每天做什么,把每天的生活和网路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分享别人每天的生活和想法,同时别人也可以很快地来了解你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想法。

林云:变得更加透明。

周百川:它的诱惑利是很大的。

林云:有人说2004年是博客大发展的一年,现在博客的发展是怎么样一种状况?

周百川:确实它是一种几何数量级的发展,最早99年,皮阿试验室刚刚推出博客时,当时可能就他们三个人,后来慢慢带动了一些。到今天我们随便看一下,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两千万个博客的个体,不管你是在政治方面、新闻方面、文化方面、文学、诗歌、兴趣、爱好...,不管你是哪种情况,像这样的博客总数已经多达二千多万,中国大陆已经超过六十万个这样的博客,所以 2004年正好是发展的高峰。我们从几个事件可以看,为什么它发展得这么快?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那个电影───布里姬琼斯的日记,是一部很流行的电影,今年马上要推出续集了,就是很受欢迎,为什么受欢迎呢?其实那个电影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博客为什么受欢迎和它发展快的一个很大的原因。那个女孩也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一员,她在英国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她把自己每天生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全部通过写日记发布出来,就传开了,甚至被拍成了电影。同样,这可以看到博客的精神在里面;就是你为自己的所思所想负责,然后你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网路独特很有效的方式发布给所有人去分享;所有人看完以后,如果他们觉得真的有意思,他们就会来参与,他们也会发表他们的心得。这样很多人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更新,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看。如果我第一次看到“布里姬琼斯的日记”觉得很有趣,第二集我也会想去看。同样的,你在网路上发布的,同理,大家都会跟着去看,所以它就发展的很快。

2004年还有几个事件很大地推动博客这种现象,一个就是美国大选,一个是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大选之前伊拉克的战况,在美国有很多自己的亲人、孩子和朋友到前线去了,他们就很希望了解在前线的他们每一点滴的生活状态,因为在军队里面消息很闭塞。通过自己知道的,哪怕是一个电话,或是看到的一个报导,他们就把自己的分析、自己的看法、自己了解的情况...

林云:你是说那些在前线的人?

周百川:是那些在后方的人,前线的人没有那条件使用电脑。所以这影响很多人,包括政府、军方,他们都想去看,每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情况,博客自动的把所有情况汇集在一起,所以每个人看了。它们都非常有新闻性,有时效性,吸引了很多人。

另外一个大的事件,自然就是美国大选。美国大选,我们看到在其中很多人利用博客这种手段,就是说每天即时发布最新的消息、各种选情,方方面面它的一些趣事、趣闻,还有一些私人消息,都发布上去,很多人看了以后,就对这些被选举人了解更深入了,不只是公开的、官方的表态,而且更知道个性化的方面。举个例子,像民主党早期的参选者───霍华德迪恩,他是第一个使用这个的政治家,在他个人的博客网站,他把他每天的生活点滴、生活理念、他的政治口号、他的想法,都很详细的发布在上面,这样人们就了解了他,所以他竞选最早的两个多月就筹到了七百多万美元。所以我想美国政治家,趋之若鹜。民主党在波士顿开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他们还专门颁发了一批记者证,给那些叫政治新闻博客来参与,所以这等于说,官方把博客做为一个新闻来源肯定下来。

林云:那是不是说,博客这种兴起对主流媒体是一种冲击、一种挑战呢?

周百川:是带来一种冲击,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鼓励吧,就是一种更合理的见证。有一位网路分析家,他把博客和传统媒体比作三比一,什么意思呢?一代表传统的媒体,像报纸、电视。二代表跨媒体,像很多新的手段,比如说在网站上互动,每个电视台它都有些互动性的节目,这方面他称做二,一种更新的媒体。到了博客文化已经超越了───我是发布人,你是社众的关系;即使发布了,也是别人发布消息的社众,在这种情况下,改掉了传统媒体垄断的格局,变成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就是说新闻来源可以是你,不需要是CNN,不需要是大的电视台,或者报纸,任何新闻机构。不过这种对每个个体来说,吸引力是很大的。在美国有个CNN专门从事新闻作业的一个新闻记者,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正式职业,到了伊拉克前线,新闻热点的地方,成为一个职业的博客,我想这是从事新闻一辈子的人始料未及的一件事情。所以对于传统的媒体来说,我想它起到一种竞争作用,也起到一种冲击。那么,CNN网站特别在大选期间,他们就做了很多统计调查,就发现现在美国的网民,在98年时,只有17%参与博客,而到了去年2004年,已经有27%,甚至更多的成为博客,而且随时发表消息。

林云:那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谈到这个博客它的消息,不管是新闻也好,他发布的任何,完全是从他个人的角度来发的。那么,对于一个新闻来讲,怎么样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没有一个监督机构,或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周百川:从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监督机构或管理委员会,博客文化的起源就是这样。用创立博客的这几个人的话来说,它纯粹是个人心理的爱好,他内心自然的交流;或用另外一个词来说,它是出于一个人的良知,你对你自己发布的东西负责。所以这种情况下,带来了有良、有莠。好的当然是,谁都不可能再垄断新闻的报导权,谁也不可能独家的掩盖什么东西,因为我们看到像纽约时报,他那个记者报假案就被博客揭发出来,后跑那记者就被辞职、辞退了。同样不好的方面也有,比如在大陆、在海外,有的人散布一些黄色的或非常低级的趣味的东西,像中国大陆的木子美现象,她个人的一些性史发表在博客,当时马上就遭到很多人驳斥,她自己也丢了工作。我想这种东西,首先是自我的约束,但是社会的约束和道德舆论的基础,对它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导向吧。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