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年贺词四个字 打脸广电局教训刘云山

【新唐人2015年1月1日讯】 (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2015新年到来前夕,习近平以中共国家主席的身份发表了新年贺词。这份贺词中有两句话使用了网路用语而引起网民的围观,并迅速在网上广为传播。这对刚刚在12月初颁布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网路语言的广电总局来讲,等同于被打脸。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网路用语引人注目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共喉舌媒体,发表了二0一五年新年贺词。

在这个新年贺词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习近平对过去一年的“成绩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甚至不是他对2014年发生的包括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云南地震在内的几个重大公共事件的悲情回顾,而是他在开篇回顾2014年的政绩、战果时,突然说了两句很“接地气”的话,使用了刚刚被广电总局命令禁止使用的网路用语。他说:“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蛮拼的”“点赞”这两个2014年新热的网路词汇,立刻被眼睛“雪亮”的网民拎了出来。甚至连贺词一开头的“时间过得真快”,也被网路舆论视为习近平对网路热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特殊“关照”。

201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分管下的中共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简称为《通知》),明文规定了广播电视节目不得使用网路语言。

据陆媒报导,广电总局的这个《通知》,以要求严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由,要求中国大陆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路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并强调要“加强审查管理和排查整治工作”。

这个规定一出台即在民间引起一些争论。民众在对规范使用祖国语言表示赞同的同时,也对广电总局一棒子打死网路语言的做法提出异议。有网友表示:“我觉得还是不能一下打死。‘给力’不是很好吗?”;还有网民斥责道:“广电总局也是扯淡,看啥不顺眼都禁。最终会弄得电视被老百姓抛弃。语言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新兴事物层出不穷,与客观规律作对,吃力不讨好。”

因此,这次习近平在他的新年贺词中公开使用网路热词,立刻就使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成为一个笑话,有网民乐颠颠地笑道:“广电总局这回被打脸了吧!”

海外亲共媒体称,习近平使用网路语言,是为了向民众表明“十分重视网路和网民”,也是在向亿万网民释放信号:“你们的语言,大大我懂的。”

普通网民对此的反应就很直接了。有网民对习近平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公开使用“市井俗语”表示诧异;也有网民语带调侃留言说:“习近平竟然公开违反中宣部规定,使用网路流行语,会不会遭到央视封杀阿?”

文化冲突的表象下隐藏政治博弈?

近年来,中共高层内部发出“异音”的现象时有发生。就在几天前,大陆某些地方教育部门以所谓“维护民族文化”为由,声色俱厉地严禁学生过圣诞节之后,大陆微博支持习近平的“丽媛粉丝团”就热热闹闹地在微博上张贴习近平与圣诞老人的合影,引发大量网友围观。对此,外界分析称,这些文化分歧与冲突的背后,隐藏着中共高层不同政治派系之间的博弈与较量。

2014年圣诞节前夕,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公开宣布禁止在校学生过神诞节,该校甚至在“平安夜”采取“封校”的措施,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学校大门有保安把守,以阻止学生外出参与神诞节的活动,声称“谁过圣诞就处分谁”。该校还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

无独有偶,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在神诞节前发文要求各学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此外,湖南也有大学生组织穿起汉服,在街头高举纸牌表示抵制圣诞。

这些举动引发民间广泛争议。有舆论质疑,上述借助行政手段对文化现象搞阻挠的政治操作,是否符合尊重世界文化多元化、尊重人权的道德潮流;有评论认为“这种对个体意志的文化强权手段”,是对习近平12月19日出席澳门回归15周年纪念活动时提倡的“文化自信”的一种反讽。评论称,“将自家传统中的东西当做阁楼上的‘易碎品’,惧怕被冲击,那么它非但不能成为文化自信的资本,反而会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接着,事态发生了一个微妙的大转弯:12月25日,新浪微博“丽媛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微博,“铃儿响叮当6天之后,就进入2015年了,来许个2015的愿望吧!”该微博的配图是4年前习近平出访芬兰时与“圣诞老人”的三张合影照片。

与此同时,被指具有习派政治背景的“学习粉丝团”、“学习小组”也贴出了相同的照片。

于是,有网友说,“高校抵制圣诞节,这下打脸了吧?”;另有网友表示,“这回看哪个高校还敢抵制圣诞节!”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