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滇南四大腔–海菜腔

【新唐人2013年10月25日讯】民歌《海莱腔》、《沙莜腔》、《四腔》和《五山腔》被誉为滇南四大腔。其中《海莱腔》最具有代表性,因为演唱形式独具一格,被称为民歌中的“美声”唱法。

民歌《四大腔》产生于云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的尼苏支系中,并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的社交和爱情活动紧密相联。这种风俗性活动尼苏人称之为“吃火草烟”。在“吃火草烟”的聚会中所唱的曲子,即《四大腔》。他们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地的四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结构形式。与其他彝族民歌相比,四大腔具有篇幅长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是彝族民间音乐中艺术水准较高的品种。其中《海莱腔》起源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沙莜腔》、《五山腔》则起源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四腔》则起源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建水县以及玉溪通海县三个地方交界的彝族山区。

“吃火草烟”这种风俗,是彝族青年独特的恋爱方式。在月明星稀之夜,常常由一个寨子的男青年先选好玩场,然后带上烟筒、四弦和食品,邀约另一寨子的女青年参加。男女青年聚集于寨外选好的场地中,燃起篝火,装烟逗乐,尽情唱跳玩乐。男女之间互唱曲子、侃白话,要求较严格,必须做到字正腔圆,对答如流,若女方输了,必须给男方装烟点火,若男方输了,会被看不起倍受冷落。

其中主唱者用真声演唱实词,假声演唱虚词,使之更富抒咏性,其忽高忽低,或张或弛的音色对比,让音乐高潮迭起,悦耳动听,获得美感。在演唱过程中,主唱者与伴唱者之间,或低吟迥唱,或纵情高歌,绵绵不倦的对歌,通宵达旦,许多青年就是在这里倾露感情,最后结成姻缘的。

天籁之音——彝族《海菜腔

彝族海菜腔是海内外知名的云南彝族特有的民歌品种,它又称大攀桨、倒扳桨,俗称石屏腔,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尼苏人村落。

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被誉为民歌中的“美声”唱法。它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海菜腔》的歌词是汉语,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

《海菜腔》由来已久

海菜腔本义是在“海”上唱的腔,因当地的异龙湖中一种名为“海菜”的水生草本植物而得名。它是彝族人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其历史久远,自诞生以来,便在以异龙湖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农村、城镇广为流传。

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

彝族民歌源于劳动,传播于民间。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发展着。因地而异,各具浓郁的地区特点。

清初的石屏文人胡瀛,趁月游异龙湖,当即吟道:“香稻花轻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桨冥濛里,海菜腔夹醒睡鸥”。

民国年间,石屏的彝家妇女走西头到思茅、普洱一带背运东西,一路上唱海菜腔,跳烟盒舞,劳逸结合,以解困乏。民国《石屏县志》四十卷《奕志》中载:“夷人妇至思茅地,为人负茶至普洱”,每唱“胧匆”调为嬉,又名“跳胧匆”(按:烟盒舞民间也称为“跳胧匆”)。

这些史料中对海菜腔的有关记载,说明了海菜腔渊远流长,是彝族民众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它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深受明清时期汉族移民所带来的汉族文化影响。清代以来的地方志中,有很多关于海菜腔歌唱的记载和诗文。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由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篇幅宏大,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的大型声乐套曲。海菜腔代表性曲目有《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