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上演高考生“被状元”闹剧

【新唐人2012年6月25日讯】(新唐人记者林妙音综合报导)林浩然,一个优秀的四川高三学生,因为一场“被状元”的乌龙,使自己和家人陷入了忧郁与烦恼。他的母亲张和淑说,“一夜高兴一夜愁,最大的受害者是儿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制造了这一场“被状元”闹剧?

“理科状元出自富顺二中2012级,林浩然,682分。”21日下午,一条“四川省状元”的消息自当地网络上传出。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被迅速发酵。

《成都商报》报导,至22日中午,富顺二中已有来自各地的多家媒体。富顺二中也将记者请进了学校,与林浩然面对面……

面对媒体镜头,林浩然虽然比较疲倦,但性格开朗,脸上时而露出笑容。对记者的提问也比较健谈。他和班主任何启彬均表示,成绩未公布前还不能确定,但“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而何启彬介绍,林浩然进入富顺二中后成绩一直很优秀,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在高考前的四次模拟考试中,林浩然前两次获得自贡第一名,后两次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二名。

但学校显然已经开始为这似是而非的消息感到激动。22日19时40分许,成都商报记者在富顺二中校门保卫办公室看到,里面已堆放着多箱礼花。“每年都准备了的,今年更应该准备,等成绩公布了就放。”一个保安对记者说。

林家被迫经历悲喜

就在之后4小时,这最终被证实是一次误传。22日21时30分许,在富顺县招办,老师们得到了最终的答案:林浩然最终分数为615分,与网传的682分相差甚远。

这个下午时还面带笑容的男孩,在经历了大喜大悲之后,确实不愿再面对媒体。

当日22时20分起,自贡本地多家论坛及富顺二中等贴吧都出现了一则《关于近期网络上传出富顺二中出高考状元的事,在今天被富顺二中校方证实不实!》的帖子。贴吧内也将相关的网帖一一删除。

“他不沾网络,却是网络害了他,希望还我儿子一个清白。”张和淑说,中午吃饭的时候,林浩然还反过来安慰父母:“不要把这些当成一回事。”

其实,张和淑觉得儿子的这次高考成绩不错,用真实的成绩回报了所有关心他的人,“不管咋样,我们为儿子自豪,为他高兴。”然而,这场闹剧却让林浩然及其一家经历了太多,正如这个高三学子的母亲张和淑所说,“一夜高兴一夜愁,最大的受害者是儿子。”

谁制造了“被状元”的闹剧?

署名“议论风生”的文章说,这样的“乌龙”事件当然令当事考生很受伤,同时也再次表明,只要按照高考分数高低选拔学生的升学体系不变,“状元热”就将会持续存在。

文章说,长期以来,对于高校来说,招到“状元”的多少,体现该校的招生政绩;对于中学来说,培养出一名“状元”,将是无限的荣光。这次当事的中学,就已经准备好了庆祝的礼花,对于考生来说,这成为一种重要的“身份”,而在美国的大学升学中,是不存在所谓“状元”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的满分获得者,不被名校录取,是很常见的。其原因是,大学对考生实行多元评价,SAT的分数只是其中的一个评价指标,且只占25%左右的权重。

因此,“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大家不会关注SAT的满分获得者,也不会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成绩,而会鼓励学生多元发展。”

而另一篇评论文章“谁制造了‘被状元’闹剧?”说,一条简单的网络信息,却因为披上了“状元”的马甲,而引起大量媒体的提前介入,他们不是求证信息的真实,而毫无例外地都是盯着“状元”背后的考试经验、成长经验、诞生原因及“状元效应”,结果“被状元”者及其原就读学校、教师甚至是家长不得不被赶上“状元神坛”。

而“作为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没有确凿信息的前提下,虽然坚持要等权威信息公布,但最终迫于压力不得不开放校门让记者涌入,背后其实更是一种畸形的‘状元政绩观’在作祟。”

因此,该文认为,如何避免“状元”效应再次成为制造社会浮躁和闹剧甚至是学生成长悲剧,这更需要大众反思和矫正。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