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慈善机构质疑陈光标“救济”纽约

【新唐人2014年6月21日讯】(大纪元时报6月21日报导)饱受公众争议的所谓中国“首善”陈光标在《纽约时报》刊发广告,称要“救济美国穷人”,但是陈光标的怪诞做法让与之合作的慈善机构,全美最古老的救济机构——纽约市援助中心(New York City Rescue Mission)感到不解,“这并不是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最好方式,” 援助中心的公共关系主管汤森女士(Michelle Tolson)说,他们将与陈商谈,如果双方认知差异过大或现场失控,他们考虑退出。

援助中心:“不想许诺我们不能做的事”

“当你做广告,号称给1千人提供午餐,但那里只有250个座位,就会引起骚乱,我们不想那样做。我们不想许诺我们不能做的事。”汤森女士说,陈光标的代表Kacy Hao和该机构接洽时,称只与该援助机构合作,没想到事情会这样。

“目前我们只是在试图理解对方,因为我们说的某件事对我们自己是一个意思,但对对方是另一个意思。” 汤森女士说,他们还没有名单,只准备届时接送250名无家可归者到中央公园,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人去,毕竟纽约市是一个巨大的城市,有5万名无家可归者,“场面会非常难看,对只是想得到一餐饭的人们也不公平,因为他们到那发现他们没得到。”

汤森女士说:“我们不是非要参加,我们不会那样对待我们的客人(无家可归者),最重要的事是让我们的客人安全,如果我们知道不会安全,那我们就不会去。”

“如果你真的想(帮助人们),你不是非要让他们到船屋,可以把钱给所有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机构,用在实际的床位、衣物和食物上,从而每天帮助无家可归者、帮更多的人。我觉得那比一顿奢侈大餐更有意义。”

美国慈善:救急多于救穷

记者随后参观了纽约市援助中心,汤森女士与营业主任J. David Chicaguala向记者介绍该中心在无家可归者救助问题上的措施和文化理念。

走进援助中心,这里更像设施齐全的旅店或学校。有9-12个月的恢复性项目,有查经课,帮助人们重建自己的信仰,有些人还在这里获得他们的高中同等学历证书,还有就业技能辅导课、简历撰写课等,帮助他们准备好回到社会, 每周还有医疗时间,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中心会帮助暂时经历经济困境的人士,或者天灾的紧急避难所。楼下有餐厅,非常好的食物,有Trader Joe、Chipotle, Fairway Market等(著名餐厅)提供的食物。厨师是明星厨师,曾上过国家级的电视节目,中心的员工和客人(无家可归者)吃同样的食物,这就是我们招待客人的方式。总是有沙拉、也一定会有饭后的甜品,不仅仅有肉,还有淀粉和蔬菜,经常变换花样。还有免费食物发放处,每天提供500份食物。”汤森女士说。

救济穷人 不计较给的是谁

汤森女士说, 导致无家可归的原因很多:贫困、疾病、失业……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艰难时光,都值得帮助,她自己也是因为丈夫获得帮助,生活发生改变后,她加入了援助中心。

大多数人愿意回馈社会,默默帮助穷人,不图回报。汤森女士笑着说,19日的晚餐厨师可以休息了,因为有一家公司乐捐了Domino Pizza(多米诺比萨),过去三、四年他们常送比萨过来。

营业主任J. David Chicaguala说,该中心在济助穷人的时候,并不计较给的是谁,非法移民他们也一样接待,人们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件。

纽约市援助中心由两名爱尔兰人成立于1872年,全部资金来自私人、企业和社区的捐赠,捐款多少不限,142年来的传统都是基于基督教精神,努力救助且公平的对待这些无家可归者。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要给人们希望。”营业主任J. David Chicaguala说,帮助人们重建生活和树立信心,正是援助中心这一非盈利机构最为重要的任务。

陈光标千里迢迢美国撒钱 疑点重重

也有人质疑,为什么中国人千里迢迢来美国撒钱?难道中国人都摆脱贫困了吗?

在美国,年收入低于11,600美元,便被定义为穷人,援助中心更多的是救急而不是救穷。而中国的穷人,收入却必须低于380美元。

长期以来,关于陈光标争议不断,今年年初他扬言要收购《纽约时报》,最后却爆出,和他见面的只有一名纽时的记者,对此闹剧,大家还记忆犹新。这次再来到纽约,很难不让人质疑其背后的政治因素。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