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共产党底线 河北村报勇斗官报

【新唐人2013年3月4日讯】(新唐人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日前,有英国媒体记者走访了中国大陆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的南高营村,发现这个村庄近年来出现的一份由部分村民自发编纂印刷的《百姓之声》报,勇斗当地官报,公开表达批评意见、要求公正和维护自身权力的事件。

英国媒体BBC 3月3日报导表示,近期,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马克姆•摩尔走访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的南高营村,发现“在传统的媒体有两份报纸在展开战斗”。

报导称,南高营的官方报纸《高营报》充斥了共产党的宣传内容。但是在村的另一边,却有一份名为《百姓之声》的报纸,挑战着《高营报》所写的一切内容,“这在中国对媒体的严密控制中非常罕见”。

南高营曾经是个富裕的村庄,大约8000名居民。2009年,新的村委主任何春禄当选后,村民被拆迁,他们的土地被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修建豪华公寓大楼。坚持拒绝拆迁而留了下来的200人的住处被断水。有村民认为村委书记(村委主任)卖了大家的土地却肥了自己的腰包。

于是,《百姓之声》这个民间自办的报纸公开了村委主任家中三辆奥迪车的照片。其中一辆奥迪Q7 在中国的卖价在10万至25万英镑之间。《百姓之声》还刊登了村委主任的关系联络图等消息。

现在这份报纸的编辑们正在为村里的新选举助选。

据报导,《百姓之声》目前共有四名编辑,他们表示,共产党知道这份报纸的存在,“因为我们也太小了,又不赚钱,所以我们没有引起他们的警惕”所以到现在当局并未采取取缔行动,但省委宣传部要求他们“不要在敏感时候出版”。

发起人兼编辑何彦红说:“我们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是可以发出自己的呼声的。报纸虽然很过时,但是希望看过报纸的人把这些资讯传到互联网上。”

《星期日电讯报》认为,《百姓之声》或许并不能显示中国准备开放报禁,但却显示普通中国人公开表达批评意见、要求公正和维护自身权力的空间。

乡村民办报纸百折不挠勇斗官媒 惊心动魄

据《凤凰周刊》2013年第3期报导,南高营村部分村民自发编纂印刷的《百姓之声》报的前身是《高营民心报》。在被迫停刊之前,《高营民心报》已经与官方的《高营报》围绕南高营社区的换届选举激战了十多轮。再加上演讲、传单、短信、网上论坛等各种媒介手段,舆论交锋直接影响了该村的选举过程。

南高营位于石家庄东北角,人口超过8000人,曾是石家庄人口和耕地最多的村庄。该村以南高营企业集团公司为主,拥有多达30余家村办企业,每年进账超过10亿元。规模庞大的土地拆迁和企业利益纠葛,使得该村利益各方都不得不利用公共媒体宣传来保证对选举过程和结果的操控,于是呈现出“村内媒体大战”的独特局面。

彩印报纸《高营报》是当地唯一官办媒体,归属村委和集团公司管理,主要刊登领导讲话和南高营企业决策资讯。该报无固定出版日期,通常有了重大会议或决策才出一期。

2012年3月30日,当地政府通知南高营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启动,宣布将于5月中旬进行候选人选举。此后,村民何彦红便领头谋划自办一份名为《高营民心报》的报纸。

村里一批反对拆迁的维权人士组成了《高营民心报》的编辑团队。这份4开黑白报纸只有四个版,文章是先列印出来再确定每篇的次序,最后让印刷厂帮助完成排版、印刷。

首期《高营民心报》的报眼即是关于换届选举的通知,头版头条是指责现任干部不肯换届的文章《南高营村改居后两委不再换届选举是违法违民意的》。此后的版面除了刊登《现任村委班子三年的所作所为》《南高营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真相》等分析文章,还贴出了三位村干部据称价值600万元豪车的照片。

《高营民心报》出版四期之后,百度“高营贴吧”中人气最旺、网名“个人行为”的村民写手何继平加入,专门负责编辑工作。此后的报纸除了继续刊发叫板南高营管理层的内容外,也加入了南高营的历史、生活小常识和时政类的内容,还刊发过保钓活动的照片。

《高营民心报》的编纂者采取向拆迁后分散在较远地区居住的村民的租房地址邮寄或人工投递的方式来传播这份民办报纸。

面对《高营民心报》的公开叫板,当地官办的《高营报》接连几天猛烈反击,大骂这份民办报纸“处处是谎言”、“迷惑群众”。此后双方陷入无休止的舆论战。

《高营民心报》接二连三发文指控现任干部侵吞集体资产、违法开发、疯狂拆迁;《高营报》则针锋相对地刊发《“钉子户”已成大家利益的绑架者》《“钉子户”上访滋事严重影响回迁楼建设》等文章。

两张原本均无固定出版周期的报纸基本形成了你出一期我就立即跟着出一期的出版节奏。

临近5月中旬的候选人选举,两派报纸除了挑对方毛病的传统内容,开始配合选举推荐己方候选人,刊登竞选宣言及施政方针。

5月l2日的南高营换届选举最终无果而终后,双方的舆论大战并未停止。围绕选举过程中是否存在贿选、弄虚作假等问题,双方大战12个回合。

8月3日,《高营报》刊出《高营集团关于禁止非法印发小报、短信的通知》,并举报《高营民心报》我非法出版物。中共十八大之前,印刷厂打电话给何彦红,称接到了宣传部的通知,不准再印刷这份报纸。在接连收到来历不明的多次警告后,《高营民心报》不得不自行停刊。

11月21日,《高营民心报》的团队换了一家印刷厂并将报纸改名为《百姓之声》后,围绕换届选举这个中心话题,继续发行。

拆迁维权 血的代价造就反对派的“精神领袖”

2010年6月,南高营启动了拆迁计划,全村1600亩宅基地要被拆掉开发成住宅社区。此时,在华营糖厂四川办事处跑过几年业务的何建国因为工厂停工回到了村里。能言善辩的他很快被奉为反对派的领军人物。

在何建国的带领下,村民们展开了拆迁维权的系列行动:一份印刷了数千份的传单《讨贼令》悄无声息地塞进南高营每一家村民的门缝内;不久,火药味更浓的传单《血战》直接提出罢免何春禄;传单《南高营城中村改造村庄的严重违法问题》除了提出问题,还提出了城中村改造新方案。

抗争的结果是官方在拆迁安置的相关政策上,加大了对村民的婚丧嫁娶补助,婚事补助由原来的200元涨为1200元,丧事补助从1000元增加到2000元,以求稳定人心。

但身为反对派牵头人物,何建国也付出了沉重代价。2011年,何建国遭三名不明身份人员袭击,双腿被棒球棍敲成粉碎性骨折,案件至今未破。住院期间,何建国的家被强拆。

此前,何建国以在村头每天公开演讲而闻名。此后,拄着拐杖的何建国更是成为了反对派的“精神领袖”。目前,何建国是《百姓之声》的编辑与骨干。

《百姓之声》的发起人何彦红也为帮助村民维权而付出过代价。作为一个DV拍摄爱好者,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在拆迁中维权,何彦红拿起DV到一处处强拆现场拍摄视频。其中一段被上传网路的视频转发和点击高达数十万次。此后,她因这段视频被扣以“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遭致行政拘留10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