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我们只想要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工作权力

【新唐人2012年6月10日讯】我们是1998年按照省教委统招计划招生的1998级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中师毕业生。在这里,打扰大家几分钟时间,请耐心把我们心声自述看完,因为我们写这封信,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第一部分:事情经过报告

第一、入学原因是政府许诺的分配政策

1998年,当我们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时,我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选择读高中继续深造或是读中专早日为社会做贡献时,由于当时的国家政策,各师范学校招收初中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可回原籍从事教育工作,我们这些在农村成长的孩子,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凭着比当时普通高中录取分数高出几十分的优异成绩,豪情满怀的踏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从此选择了我们满以为是未来人生的发展之路: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为家乡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二、学习费用比其它所有学校高

当年的师范学费对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惊人的:进师范报名费首先要7800元,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费用。一直到毕业2001年的农村家庭负担起这一重担,三年下来已是倾家荡产!我们都相信,只要毕业,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情况将会有好转!
可哪知,我们巨大的付出,走上的却是一条坎坷、曲折、屈辱、等待,而且仿佛是无尽头之路!

第三、毕业后我们成了弃儿

三年寒窗,我们不曾虚度。2001年6月,我们终于顺利完成学业,拿到了光荣的教师资格证、毕业证、普通话等级证书。新的学年开始,正当我们憧憬着为教育添砖加瓦时,谁知我们却成了一群无人问津的弃儿,没有人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回哪里去。我们大多来自农村,父辈含辛茹苦地供我们上学,不惜背上沉沉的债务,目的是为了我们有更好的发展。然而最后……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却始终没有放弃,我们默默的等待,我们坚信:既然国家当年许诺了,肯定会给咱们一个合理的答复。然而,这一等竟是长达十年之久。

第四、我们成了还不了学费债的“代课”教师

2001年,由于乡镇缺编,许多乡镇纷纷向当时的县教委“讨”教师。幸运的是,刚刚毕业的师范生成了当时的“香饽饽”,大部分学生因此跨进了“教育行业”,我们也被人们尊称“老师”,只是在教师的前面加了“代课”二字,这“代课教师”的称呼,那种心酸只有我们心里才知道是什么滋味,政府的各位领导是永远体会不到!特别是我们尊敬的领导们!据我们调查,当时,许多同学被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村代课,一个月仅拿100多元的工资,虽然没有编制、没有地位,更甚连温饱也解决不了,很多同学都还要向年迈的父母拿钱拿粮,当看着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父母终于让儿女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可还得给儿女钱花,这种心酸也只有我们才能体会到,这种悲哀也只有我们才真正体会,领导们是不会知道的!县政府的领导更是不会知道!尽管如此,我们仍不想荒废所学,我们有着对教育的热爱,时刻想着国家当年对招生承诺的等待,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把教育事业当成了一生的追求。我们的工作水平与责任精神不比正式教师差,我们的教学成绩也同样不比任何正式教师差!尽管我们的物质收入、社会地位是如此的悬殊!那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份执著的追求,我们相信政府当年的承诺!我们心中那份对政府的期待仍然存在,因为毕竟是人民政府,应该对他的人民有个交待!

第五、我们成了黑户

其实困扰我们的还有户口问题,按照当年的规定,我们入学时就将户口前往学校所在地,有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毕业后学校户口所在地又将我们的户口迁出、一时间政府没有给我们安排工作、户口也就没有了着落,有的一直自己放着、有的又回到了原来的户口所在地,不同的是我们从农业户口变成了非农业户口,没有了耕地。十年来我们的耕地、工作、户口问题从来不曾有人问津。

古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