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方案 三中全會的包裝藝術

【新唐人2013年10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中共三中全會將於11月召開,中共高層智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社會發表了其向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方案所提改革力度看似較預期大,然而分析指出,改革不提還政於民,難以有實質突破。

所謂「383方案」是指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8個重點改革領域、3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改革「路綫圖」。

這份研究報告涉及行政審批制度、反腐倡廉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內容,不少提法較一般輿論預期的改革步伐邁得更大。

比如在反腐倡廉制度方面,報告提出,要建立廉潔年金制度,公職人員未犯重大錯誤或未發現腐敗行為的退休後方可領取。規範崗位權責,減少政府官員自由裁量權,加快官員公布個人財產進度。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是土地制度改革。報告提出,在規劃和用途管制下,允許農村集體土地直接入市,建立統一土地市場下的地價體系。

針對國企壟斷,報告提出,再次重組電訊企業,形成多家競爭實力相當的電訊運營商,打破一家獨大的狀況。

報告還提及財稅改革,釐清中央事權;建立各關鍵部門向人大滙報制度;鼓勵公益訴訟,允許集體訴訟,以減少上訪和群體性事件;對政府行政審批設立審批時限、建立審批事項重大失誤責任追究制等等。

針對「383」改革方案,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稱,這份改革建議雖說是由中央智囊提交三中全會,但仍僅是一份研究報告,肯定大部分未必即時能得到落實。正如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在微博上稱,「昨日一份所謂『383』改革建議書,由於課題牽頭人身份特殊,竟引來市場眾多遐想。一方面說明市場渴望,對改革有很強期待;另一方面說明市場浮躁,對中國政情不了解。固然,文中有些建議反映了人們某些期待,但了解中國政情的人,都很清楚,它只不過是研究報告,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更不可能是中央精神。」

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擺在中共當局面前的,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中共高層各利益集團之間形成了一種互相支撐的危險平衡架構,中共要想解決經濟問題,非常困難。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說,中共當局目前刻意包裝三中全會的改革大政,目的在於提升習近平的改革派形象,一方面試圖降低當局近期整肅意識形態、加快向左轉在民間輿論造成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是想沖淡年底高調紀念毛澤東120歲冥壽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報導指出,再美麗的包裝也改變不了實質。「383方案」根本未觸及政治改革,未觸及還政於民。而中國的金融、電訊、電力等壟斷行業,早已落入權貴集團掌控中,如果不觸及還利於民,所謂改革就只是權貴們的利益再分配遊戲。

原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撰文表示,作為公民來講,不管三中全會開的「成功」與否,最關心的還是公民權利的保障,就是將來能不能把經常侵害民權的官權關進籠子。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