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芝麻大學問 多管齊下邊境管制黑心食品

兩岸食品安全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日電)食品衛生是「芝麻」大的事,重點是讓國外的「芝麻」進口到台灣,要二百種農藥殘留檢驗合格,近年中國屢傳食品安全事件,促使外銷業者自力救濟,派自家人到產地驗貨,也促使公證單位搭起橋樑,將防線延伸到境外,現在的課題是列出優先項目,訂出兩岸都能接受的檢驗標準。

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三日抵台,與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的會談四日在台北圓山飯店正式登場,將開啟兩岸對食品安全衛生的對話,兩會將簽署建立兩岸食品安全衛生機制的協議。

對於管制黑心食品,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宜信舉例指出,日本的「津村模式」就是廠商自力進行境外管制,以確保外銷產品沒有重金屬過量、農藥超標及微生物污染之虞。由於台灣的中藥材大多自中國大陸進口,因此,中藥商如順天堂等GMP中藥廠商也倣效「津村模式」,派人在中國大陸藥材產地驗貨,抓緊原料到產品的生產環節,以免出包。

在廠商的自行把關之外,官方可要求產品進口報關應附檢驗報告;以進口中藥材為例,目前須附農藥、重金屬、微生物檢驗合格證明的進口中藥材有一百八十一項;又如中國大陸輸入台灣的特定水產品,應附上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可的檢驗報告,台灣對應的檢驗單位則是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以上兩岸相關單位都可針對食品安全作風險評估,採取先驗放行、逐批檢驗等從鬆到嚴的檢驗把關。

另一種模式是委託第三公正單位前往境外實地訪查,例如,衛生署委託全國認證基金會前往中國太湖養殖區,瞭解中國外銷台灣的大閘蟹所附檢驗報告是否可徵公信;至於檢驗標準則由雙方商訂,認證基金會是雙方的公證人。

目前已有國際性的實驗室認證組織,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蘇錦霞認為,兩岸應開放相互認證的實驗室,用同樣的方式、相同的標準對檢體進行檢驗,如果有爭議,就讓科學數據來說分明。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哪些食品該做哪些檢驗?檢驗的標準要訂哪些?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教授、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鄭慧文舉例,一個便當使用二十多種食材,還不包括食品添加劑、食品防腐劑在內,每種食材又有各自的檢驗標準,「一個芝麻,就要驗二百種農藥」。

鄭慧文說,有些農藥在台灣屬於禁用或不得被檢出,在中國大陸卻允許使用或容許檢出,就一粒芝麻光在農藥這一項,就有這麼多的檢驗學問,兩岸雙方的意見就有可能兜不攏。

三聚氰胺事件顯示台灣食品業對中國大陸食品原料的高度倚賴,在許多事件中,一個麵包只需用少許奶粉增添風味,一片餅乾只用百分之一的銨粉做為膨鬆劑,但那少許奶粉或銨粉驗出微量三聚氰胺,整個麵包和整包餅包都不能賣;食品原料材料品項眾多,如果採最高規格的逐批檢驗,將會遭遇檢驗塞車,並可能導致廠商無原料可用。

就在二次「江陳會」登場前夕,衛生署召開專家會議,會中專家一致認為,二次「江陳會」敲開雙方持續溝通的窗口,食品安全把似看似簡單,其實複雜萬端,鄭慧文認為,衛生署應可就農藥、動物用藥、食品添加物等主題,列為近程優先項目,訂出驗證標準,才能防止輸出黑心食品和阻絕黑心食品於境外。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