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壓力 「隱居」成中國年輕人熱門選擇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7月31日訊】近年來,隨著中國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擁有更多自由的「隱居」生活方式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年輕人選擇居住在偏遠地區,以遠離就業機會有限、工作時間長和房價高等巨大壓力。

27歲的塗美美(音譯)是越來越多嘗試「隱居」的中國年輕人之一,在房地產行業工作六年後,塗女士意識到自己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決定嘗試新的生活。

「無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尋求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她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說。

塗女士說,她感到「住在城市的一個小房間裡很壓抑」,而且不想遵循父母為孩子設定的人生道路。

COVID-19大流行和中共的長期封鎖為她實現山區生活夢想創造了機會。去年,塗女士在四川成都附近的山裡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些土地,並決定向當地居民租用。

「因為住在這裡的人不多,封鎖期間這裡的限制沒有那麼嚴格,所以我們能夠不受干擾地專注建造我們的小屋。」她說。

在一座「荒無人煙」的迷霧森林裡,塗美美和她的夥伴建造了一座小屋。「我們做了一切:建造屋頂、混合混凝土和種植草坪」,塗女士說,「我非常喜歡山,喜歡獨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塗說,如果能夠「自己種菜、自己養家禽」,山裡的生活成本可以降到最低。她的小屋週末對外開放,需預約喝茶,這提供了額外的收入來源。

「我沒有太多的物質需求,但我有很多精神需求。這就是我搬進山裡的原因。」她說。

隨著「隱居」的流行,中國社交媒體上對其的提及也越來越多,百度貼吧上有一個名為「隱居」的群組,目前擁有超過100萬粉絲,已成為人們分享和討論隱居生活的最熱門場所。豆瓣、微博和小紅書等其它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也湧現出一些與隱居生活相關的在線群組和熱門標籤。

隱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受過教育的學者或退休官員選擇隱居生活,以逃避官場的黑暗或社會政治動盪。現在中國的「政治蕭條」促使人們退隱寺廟。

今年年初,廣東省河源市附近一座山上的一座佛教寺廟成為劉樹岑(音譯)的避難所。劉女士表示,她參加佛教閉關的原因是政府在2022年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導致她「政治抑鬱」。

「我對中國的政治制度非常失望」,這位24歲的年輕人說,「新聞輿論環境很糟糕,因為參與烏魯木齊大火引發的抗議活動,我的微信帳號被封禁一週。」

2022年底,新疆首都烏魯木齊發生致命火災,造成10人死亡,中國各地爆發了針對疫情限制的抗議活動。抗議者認為,因為大樓部分被封鎖,死者無法逃離燃燒的大樓。

劉女士說,生活在偏遠的山區,從佛教中汲取智慧幫助她控制負面情緒。寺廟內不允許使用手機,因此「接觸外部信息較少」,這給她帶來一種「內心平靜」的感覺。

「我凌晨4點30分起床,冥想、讀經、掃地、洗碗,晚上8點30分上床睡覺」,她說,「沒有政治擾亂。當它不在你面前時,憤怒就會消失。」

她表示,從長遠來看,她計劃在現代生活和隱居生活之間切換。「它(隱居生活)永遠是我調整的一種方式······當我在城市感到窒息時,我會切換到不同的生活系統。」她說。

(記者李昭希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