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八寮古道 探尋百年歷史遺跡

Facebook

【新唐人2017年05月09日訊】沿著山稜線的八寮古道是早期樟腦的運送道路,也是新竹關西往返桃園龍潭的古道,原本沉寂荒廢多年,最近客委會透過古道的整理,重現八寮古道的原始風貌。

八寮古道是昔日新竹關西往返桃園龍潭的連外道路之一,在清朝時期(1886年),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設撫墾總局在大嵙崁,也就是今天桃園大溪一帶,開墾山林,由外向內分別建立十座腦寮。如今,腦寮早已消失。沉寂多年的古道,在客委會對臺三線客家山林古道網路的建置計畫中,希望能重現古道原始風貌。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長蔣絜安:「桃園是浪漫臺三線的起點,所以就從桃園開始,串連新竹、苗栗一直到台中,那我們希望就將這個古道串連起來,讓這個所謂的臺三線。這樣子一個客家人開墾的這樣子的一個歷史的軌跡,能夠重新連貫。」

導覽魏榮貴:「關西這一帶跟龍潭這一帶,產茶葉還有樟腦,他們運送農產品也是從這條路過來,用挑的,挑過來經過這裡,然後再經過打牛崎古道到三坑,從三坑用那個竹筏一路送到三峽換木船,再到萬華那邊所謂大稻埕那邊,再經過現在所謂淡水河,從大漢溪到淡水河,從淡水運出去到世界各國。」

八寮古道時而泥土小徑,時而寬闊平緩的上坡,沿途植物生態非常豐富,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到掛滿樹梢的白色桐花,讓古道增添浪漫之美。而途中經過台電的大電塔,導覽曾先生也特別介紹電塔的架設位置的由來。

導覽魏榮貴:「以前古道只有兩種,一種跟著稜線走,一個是跟著山窩走,壢,客家話壢就是山溝的意思,小溪流的意思,它跟著小溪流走是最簡單,一個就是跟著稜線走,因為旁邊都沒有路,因為旁邊都是斜坡,它只有跟著稜線走。台電是利用這個地方,利用它以前的古道,做這個電塔,這個南北輸配電,從南部到臺北的輸配電。」

古道入口處石砌的八寮伯公廟,及臺灣省政府時期的保安林界石、紅磚古厝等歷史遺跡,十分珍貴,走過一趟八寮古道,就能夠體會先人開路與運輸的艱辛。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淑霞、張年潔台灣桃園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