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11月26日訊】 在中國大陸西北邊陲,有一座白雪皚皚的天山,天山腳下聚居著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是古代北亞民族回鶻和中亞中世紀各穆斯林民族的後裔,大約公元三世紀時,維吾爾族人的一些分支來到中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一帶遊牧。在中國古代他們先後曾被譯為“韋紇”、“烏紇”、“袁紇”、“回紇”、“回鶻”、“畏兀兒”,以後才改稱為“維吾爾”,并沿襲至今。現在生活于中國大陸的維吾爾民族絕大多數已定居下來,以農業為主,種植棉花、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目前,中國境內的維族人口已超過10069347人,是中國第四大少數民族。

維吾爾族使用維吾爾語,屬於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維吾爾的祖先回鶻人使用回鶻文字母,而當今中國的維族人主要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老維文(UEY)。

維族服飾

維吾爾族人生活受西域文化影響,服裝具有濃郁的的民族特色:服裝樣式寬鬆灑脫,紋飾多樣,色彩鮮豔,圖案古樸,工藝精湛。維吾爾族將華麗的外衣統稱為裕袢,盛裝“袷袢”往往繡有精致艷麗的花紋,極為華貴。

維族女子夏季通常穿艾得萊絲綢寬袖連衣裙,外套金絲絨對襟緊身小坎肩,裙子裏面穿長褲,褲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彩綢縫製,講究的用單色布料做褲料,然後在褲角繡上一些花。冬季則穿長“袷袢”,牛皮鑲繡花紋長靴。

維族女孩子喜愛梳幾十條髮辮,頭上插新月型梳子為飾。維吾爾族婦女的金銀珠玉首飾也十分精緻。

維族男裝比較簡單,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托尼(長袍)、排西麥特(短襖)、尼木恰(上衣)、庫依乃克(襯衣)、等。男子的襯衣上,領和胸襟通常有挑繡點幾何紋,外套豎條花布對襟長袍,腰間紮一條花巾,腳穿長筒皮靴,靴上佩戴一把“英吉沙”小刀。

宗教職業者多用長的白布纏頭,維吾爾語稱為“賽蘭”,外衣外邊不系腰帶,多穿長袍,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區別。 

維族人男女老少都戴“花帽”。維族人的花帽冬用皮,夏用綾,做工精細,品種繁多,當前流行的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兩種,統稱“尕巴”(四楞小花帽)。維族人不僅用精心繡制的絢麗的花帽來裝扮自己,有的還將花帽高掛在屋內壁間,以增添房間陳設的藝術情趣,有時還把花帽作為珍貴禮品饋贈親朋好友和來自遠方的賓客。

近代以來,由於受到西方和俄國的影響,維族民眾大多喜好穿著西式服裝並配以花帽和頭巾等裝飾品以表明民族身份。

維吾爾民族習俗

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

維族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念誦古蘭經,然后將一塊幹饢掰成兩塊,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擺上獨特的維吾爾族手抓羊肉、手抓飯。

“肉孜節”也叫開齋節,是維吾爾族人獨特的節日,因在封齋一個月後開齋的那天舉行而得名。伊斯蘭教規定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每日兩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吃喝。齋月的開始和結束均以見月為準。封齋的天數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齋期滿後,節日的淩晨,人們聚集在禮拜寺作盛大的禮拜,然後開始熱鬧的節日活動。家家戶戶都備有豐盛的節日食品,如炸饊子、 糖果、點心等,人們身著民族服裝,熙熙攘攘,走親訪友,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賀,男女老成群結隊出來遊玩,各種娛樂場所同時開放。

維族賽乃姆舞

維吾爾族是一個文化發達,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間音樂舞蹈的種類極多,而“賽乃姆”是維吾爾族人最普遍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

這種舞蹈非常自由活潑,沒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表演賽乃姆時,大家圍成圓圈,樂隊聚在一角伴奏,群眾拍手唱和,舞者即興表演。可一人獨舞,兩人對舞,也可三、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同舞。舞蹈動作抒情優美,婀娜多姿。當歌舞進入高潮後,大家常用熱情的聲音呼喊“凱——那!”(“加油啊”之意)。這時人聲、鼓樂 聲歡騰喧鬧,把火熱的氣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參加者無比激動、興奮。

維族民歌與器樂

由於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不同,各地維吾爾族民歌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簡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獷。

維吾爾族的樂器、形式豐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音樂生活現場,有不同的樂器與樂器組合演奏形式,表現力豐富。大部分的樂器與波斯、阿拉伯國家的同名樂器近似,譬如達蔔、納格拉、奈依、薩它爾、都它爾、彈布林、卡龍等。樂器往往製作精美,隨著演奏技巧高度發展,樂器都具有獨奏性能和豐富的獨奏曲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