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讓步 菲可能出現國中之國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4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特稿)為平息南部將近40年的戰火,菲律賓政府同意讓穆斯林分離組織在南部成立相當於「亞國」(sub-state)的新政治實體,這意味著,菲律賓可能會出現國中之國。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將於2016年卸任,在卸任前與南部分離組織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簽訂和約,結束菲律賓南部戰亂狀態,一直是艾奎諾三世的心願。

去年8月初,艾奎諾三世在日本東京密會MILF主席伊布拉欣(Al Haj Murad Ibrahim),兩人同意在現任政權內結束南部民答那峨島的叛亂戰爭。

互做退讓,MILF放棄在南部民答那峨島建立獨立回教國家「莫洛國」,改求成立相當於「亞國」(sub-state)的政治實體,在4月25日假吉隆坡落幕的第27輪和平談判,菲方同意了這個要求,雙方暫無時間表,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雙方進一步的談判將會更加繁複艱難。

如果莫洛亞國概念付諸實現,這將是當今全球少有的政治模式之一。

對許多菲律賓人而言,亞國的概念仍然模糊,相關各方也未披露細節,但據MILF和談小組成員粗略形容,莫洛國以英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模式為原型,但又不全然相同。

這名成員說,亞國是基於穆斯林分離運動而起、對主權國家概念所做的「再創新」,它將是1個與中央政府有著「不均勻關係」的特別區域,正如中國大陸與香港,但它又卻不僅止是一般的地方政府單位。

根據MILF的草案,莫洛亞國將採內閣總理制,享有除國防、外交及郵政以外的所有政府功能。莫洛國是否隸屬於菲律賓內政部管理,目前尚不明朗,亞國如何與中央政府分享經濟資源的使用及開發權,也待釐清。

亞國提案中最具爭議的是轄地幅員,MILF希望以現有的民答那峨島穆斯林自治區(ARMM)再行擴充,但馬尼拉政府擔憂這將影響到民答那峨島天主教徒及其他原住民的利益,雙方目前暫時同意未來以公投方式,決定民答那峨島還有哪些城鎮和省份願意加入莫洛國。

民答那峨島穆斯林自治區(ARMM)現由5省組成:巴西蘭(Basilan)、南蘭佬(Lanao del Sur)、馬吉丹奧(Maguindanao)、蘇祿(Sulu)和塔威塔威(Tawi-Tawi),首府為可塔巴托市(Cotabato City),但這座城市卻位於自治區之外。

菲律賓9000萬人口當中,約有5%至9%是穆斯林,他們多集中於南部的民答那峨島。

不少穆斯林把自己視為「莫洛子民」,也就是西班牙人18世紀殖民統治菲律賓之前的穆斯林原住民的後代,同時把民答那峨島視為「祖傳之地」,正因為如此,70年代興起的莫洛民族解放陣線(MNLF),開始武裝對抗馬尼拉中央政府,爭取獨立建國。

1976年,MNLF與馬尼拉簽署的黎波里協定,劃出了自治區,但部份激進成員並不滿意,於是分裂而出另立莫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ILF),繼續與菲律賓政府抗爭迄今,雙方和談斷斷續續,死於戰火的戰鬥人員及平民估計超過12萬人。

在2008年,菲律賓政府與MILF再因「祖地之爭」爆發大規模戰事,雙方數百名士兵陣亡,數以萬計的當地民眾逃離家園。

有民眾認為,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停止戰火,讓民答那峨島儘速脫離貧困,但過去多次民調顯示,反對分割國家領土或是設立自治區的菲國民眾還是居多,而讓多數民眾不悅的,並不是莫洛國的模糊地位,而是MILF動輒威脅離開談判桌,回到戰場上。

艾奎諾三世急於與MILF簽訂和約,有觀察家認為政府談判小組似乎已處於被動形勢,菲律賓天主教會去年8月在網站上發佈文章,提醒政府要不要倉促行事,因為「1個小錯誤可以造成終生的遺憾」。

亞國提案勢將觸碰憲法議題,MILF建議透過國會立法,把相關條款附加於現行1987年憲法�。

但菲國許多法律專家認為,修憲程序有許多艱困的門檻需要跨越,政府在給予MILF承諾的同時,也應慎估形勢,以免導致民答那峨島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