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檔案】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在台灣的日子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0月10日訊】50年代,蔣公參觀軍事演習,戴著墨鏡,手托著臉腮,展露笑容,頗有幾許春風得意;儘管這十年間,台灣海峽仍持續爆發零星的海空戰事,但全面戰肇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台灣社會也呈現平穩的發展,國民黨開始把更多的資源轉向經濟發展。由事後公開的照片看來,此時的蔣公有許多的閑暇時間與家人共處,這是過去在大陸時期所沒有的。或許,這是他笑容里的秘密。

1958年,伊朗國王巴勒維來訪,巴勒維政權為傳統世俗皇權,以鐵腕統治國家,並大量引進西方的的商業、教育與文化事業,迅速推動國家的現代化。在美國串連全球「反共國家」的時代,巴勒維與台灣當局的關係不錯,不過巴勒維對伊朗的統治最後卻成為一場災難,他統治只培養了少數的親信財閥,特務組織濫權亦引起知識分子的抨擊,特別是快速的西化腳步引發保守激進勢力的反彈,最後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巴勒維家族流亡海外,不過取而代之的並非現代民主政體,而是什葉派領袖何梅尼領導的原教旨革命政權。

1956年,蔣公、陳誠面見美國參議員哈瑞斯等人。50年代,受到國際冷戰格局的影響,美國與台灣的關係親密,美國不僅在台灣有大批駐軍,許多國會議員、軍事將領、教育、文化、體育乃至娛樂團體等等亦絡繹不絕地來台,對台灣的社會文化影響至今。

蔣公台灣晚年生活照

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最美的小菜是腌咸筍蘸芝麻醬,晚間和夫人共看部電影或集電視劇就是最愉快的夜生活。不是別人,這正是蔣公晚年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普通人的很像,又和普通人的不一樣。

不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5左右,當整個士林官邸還被灰黑的天幕籠罩著的時候,蔣公便穿著睡衣起床了。他手拿著支鋼筆型的小手電筒,藉著微弱的燈光,輕手輕腳,摸索著走盥洗間洗漱。此時,「夜貓子」宋美齡剛剛睡。

就在蔣公輕輕地帶上門,走出卧室的那刻,值班的侍衛人員按響了聲電鈴,通知貼身副官立即起床,到蔣公身邊伺候。通常蔣公要人服侍是一聲鈴響,宋美齡是兩聲鈴響,這是官邸的習慣。

在蔣公每天起床之前半小時,副官、隨從們就開始工作了。第1件事是燒開水,燒開之後先倒好一杯,冷卻到60℃左右,另一杯則保持在水沸時的溫度,這是給蔣公起床后喝的,喝的順序是先涼后熱。

蔣公洗漱的第一項程序是洗臉,用的是冷水,這是他在日本當兵時就養成的習慣,他先將毛巾浸在水中來回搓洗,隨後拿起來交叉絞扭,使勁地將毛巾中的水分擰乾,然後再抖開毛巾捂在臉上,仔細地擦拭著臉上的每寸肌膚,洗完后,再用干毛巾在臉部反覆磨搓,這樣能使臉部血液循環正常行,人走出來滿面紅光。蔣公最喜歡的毛巾顏色是白色,洗臉、擦手用的上面印有藍色線條,專供洗澡用的印有紅色線條。

蔣公的漱口也有一套順序,漱前,侍衛們在他的洗臉台上,擺放只空杯,瓶涼白開。漱時,他習慣在涼白開水中加放少許里思德林藥液,這樣既能使口腔衛生,又會使口中清爽並帶股清香味。漱完之後,侍衛再送上兩杯事先備好的300毫升左右的開水,溫燙供他慢慢享用。

等到蔣公盥洗結束,喝完開水,就開始在陽台上做柔姿體操和唱聖詩,背《聖經》。大約20分鐘后,蔣公便回到書房靜坐祈禱。他先用毛毯蓋好自己的膝蓋,往眼睛里上眼藥水,面葯,用條白色手帕輕輕地擦拭按摩雙眼。葯完畢,他閉上雙眼,靜坐40分鐘,口中念念有詞,靜坐時間之準確,能以分計。

寫日記看報紙是每日必修課

靜坐完了之後,蔣公就在書房裡做「早課」,也就是寫日記和看報紙。

日記記完后,蔣公就開始讀報紙,閱讀的種類較多,台灣出版的幾家有名的諸如《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類的大報是每天必看的報紙。閱讀的範圍,上自國際大事,至台灣地方民情,舉凡他認為有意思、有意義的新聞,就交待讀書秘書用筆勾畫出來,等吃完早飯後,再念給他聽。

某天,蔣公在份地方小報上看到條新聞,說的是某地有公務人員在上班時間內躲在宿舍打麻將。看完之後,蔣公非常生氣,不久,便召來「台灣省主席」黃傑要他好好整頓公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狀況,取締在官署或宿舍打麻將的行為。這些由報紙曝光了的人員,只要被蔣公知道了,他們的政治前途迅即變得渺茫、黯淡。

看完報紙的大標題和些導讀內容,侍從馬上便端上托盤,盤中放方半濕小毛巾和小碟內裝兩切得薄薄的木瓜,木瓜是用來爽口和開胃的。

木瓜吃畢,蔣公便吩咐開早飯。副官聽命后,旋即推著輛可以摺疊的餐車,停放在蔣公端坐的沙發前,餐車上放著幾色點心,如年糕、湯包、花捲等,蒸得鬆軟,便於假牙咀嚼,另外還有碗大米稀粥,一碟芝麻醬和一碟腌咸筍。

早飯之後,大約8:40左右,蔣公依然坐在沙發上,找來讀書秘書為他念早餐前劃出的重內容。

9:00過後,蔣公便更衣著裝,吩咐備車去「總統府」上班。9:30正式辦公,或是召開各部門「首長」會議,或是找人談話,或是徵詢屬對某事某人的意見、看法,以聽為主,一般並不輕易表態,或是批閱面送上來的文件,蔣公看文件首先看文件上的字寫得端不端正,如發現字跡潦草,他會非常生氣,有時乾脆退回重寫。其次,看看文字、詞語用得是否確當,如發現有不當、含糊之處,他也會非常不高興。

蔣公上班的時間沒有定數,有的時候,為了些令人撓首的公文和很重要的文稿,或者些需要迅速處理的文件,蔣公會工作到中午1多才班。

待到下班回來,宋美齡也已起床並梳理完畢,等蔣公起吃午飯。蔣公的中午飯是地道的中國特色,品種較多,每樣菜肴都燒得很爛並都加雞湯做調味品。餐桌上,有幾樣菜肴是必備的,一是腌咸筍和芝麻醬;二是碗不膩的雞湯;三是「黃埔蛋」,這道菜用料簡單,用2~3個雞蛋打開拌勻,撒上少許的香蔥花和精鹽,放在大火燒熱的鍋中,在沸油中煎炒刻,迅速起鍋,香味四溢,蔣公自青年起就對此百吃不厭。

宋美齡的午餐是西方特色,其中生菜沙拉是必備的,每每蔣公見她吃得津津有味,便會戲謔番:「你真是前世羊投的胎,怎麼這樣愛吃草呢?」宋美齡往往回敬句:「你把咸筍蘸上黑黑的芝麻醬又有什麼好吃的呢?」

午飯吃完了,侍從會端上盤水果供蔣公夫婦選用,蔣公除了蘋果外,其他的水果都很喜歡吃。蔣公吃水果十分節省,如果中午根香蕉沒吃完,他便留在盤中等晚飯後繼續吃,如果有誰隨便把它扔了,他知道后准得大罵一頓。某日,蔣公在高雄帶著孫子蔣孝武、蔣孝勇起吃飯,侍從為三人各端上西瓜,蔣公從中挑了,拿來水果刀將其分為二,分給孫子,告訴他們:「東西不要隨便浪費,小孩子家只要夠吃就行了。」

中飯之後,蔣公便回到卧室睡小覺。午覺醒來,稍作盥洗,便走到戶外,散散步,然後回到書房靜坐祈禱20分鐘,而後開始辦公。如有重要的外事活動,他也會利用這段時間在官邸接見、會晤。這些活動完了之後,蔣公夫婦會坐在起吃午茶。

傍晚時分,倘若宋美齡有興緻,蔣公會和她起乘車出去兜兜風,常去的地方是郊外田園、海濱漁港、空谷森林,新鮮的空氣、怡人的美景往往令他們陶然自醉,流連忘返,宋美齡能由此激發出作畫靈感,蔣公也常想出間。

吃晚飯時,蔣宋夫婦依然同桌共,但飯食不同,蔣公仍是以稀飯、點心為主,外加腌咸筍和芝麻醬。

晚飯後,他們或是外出兜風,或是在官邸的室內、室外散步、聊天。

夜生活是有節制地看電影

掌燈時分,官邸的夜生活開始了,宋美齡天24小時最快樂的時候到了。陪宋美齡看電影或電視連續劇是蔣公晚間活動的主要內容,影通常是美國口或台灣公私立電影公司拍攝的新片,許多還沒有公映,放映的地點就在餐廳。

不管劇情的發展如何,到8:00左右,蔣公就會舉手示意:「停!」隨即起身,對宋美齡說:「我不看了。」放映員馬上停機,並做上記號,以便蔣公隔日再接著看。宋美齡則說:「你不看了呀!很好看嘛,好,那我們繼續看!晚安!」蔣公起身,在場的人員,除宋美齡外,大家都起立,目送蔣公離開。蔣公平生最愛看的中國電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和《七仙女》等越劇和黃梅調影,外文是《巴頓將軍》,常常一連看幾遍,亦不嫌煩。他和宋美齡起看電視連續劇《包公傳》時,熱情很高,每集必看。

睡之前,蔣公平躺在床上,雙手伸開,放在肚子上,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20,再按反時針方向按摩20,他認為這樣做可以讓腸胃蠕動順暢,對內臟和消化都有幫助。

做完按摩,蔣公慢慢睡,夏天他習慣蓋床紡綢薄被,冬天蓋條薄絨被,較冷時再加條毛毯。睡姿常年保持側卧,從不將雙腳露在被外。

文章來源:《陽光地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