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是服裝時尚創作來源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8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8日電)年度台北魅力國際服裝服飾品牌展登場,處處可見不同風格作品。國際時尚大師建議年輕設計師,隨處從生活中找尋設計靈感,並對文化、建築等保持高度興趣,才是成功的設計師。

台北魅力國際服裝服飾品牌展愈來愈熱鬧,不但是台灣本土服務設計師觀摩、學習、展示的好機會,更是融合他國設計師以及吸引買家上門的契機,尤其近年台灣年輕設計師頻頻在國際舞台亮相,搏得好名聲,自然為台北魅力國際服裝展加分不少。

今年的服裝展請來日、法、美等地時尚大師,他們以自身的經驗對年輕設計師多所期勉,希望年輕設計師們千萬不要眼睛裡只有流行服裝,一定要對生活細節、文化、藝術、建築、大地等事務保持高度興趣,才會有源源不絕的設計靈感。

日本服裝品牌三宅一生(ISSEY MIYAKE)首席設計師藤原大表示,過去他們專注於日本市場,但是當日本不再生產布料時,他們發覺應該更加強國際市場的拓銷,因此2007年和2008年各以「圓」、「風」為主題參加國際時裝展。

藤原大指出,以「風」為設計主題的時裝特別與英國 Dyson 吸塵器大廠合作,他們拆解吸塵器,把衣服做成零件的形狀,且把零件模仿成人體線條,為吸塵器零件產生新的造型和流行元素。

隔年因為全球環保綠能風大起,藤原大的工作小組遠赴亞馬遜叢林,找尋各種不同的「綠色」,包括土地、樹、葉子、花、河水,各有清澈與混濁的綠,藤原大稱之為「 COLOR HUNTING AMAZON 」,工作人員把不同的綠比對色號,經過精密染整布料,將8種顏色染在8條紗線上,當年就是以如此單一的構思產生非常多的變化,讓時尚界驚豔。

藤原大期勉年輕設計師,傳承和發展都很重要,但設計師要去想自己的設計對人類有什麼貢獻,當為了找尋靈感而痛苦煩惱時,隨之而來的就是創新的機會和解決方案。

法國名媛設計品牌Michel Klein設計師克雷恩(Michel Klein)說,做為時裝設計師千萬不能只流行時尚有興趣,一定要對人、文化、建築、藝術等有興趣才是成功的設計師。

克雷恩甚至說,年輕設計師要去旅行、閱讀,同時思考自己所設計的東西是不是人類要的東西;若是沒受過學校時裝設計教育時,那就不必再去學校,不如直接去一找位設計師跟在他身邊學習,當學習到一定程度時再跳去找另一位設計師去學。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的美國華裔設計師品牌Twinkle by Wenlan設計師賈雯蘭說,設計師從生活中的小事情找到靈感產生原創力,再經過淬煉變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商品,這就是進展的過程。

她說,設計師要維持不斷的原創力,必需不斷的找靈感淬煉,例如去亞馬遜叢林找色彩、去看一場電影、去菜市場買各種顏色的肉或菜,回去再烹調成一道道菜色的過程。

  賈雯蘭強調,淬煉的過程更需要廣泛搜集資料。很多設計師喜歡去印度香料市場,觀察成千上萬種香料的顏色與組合,跳脫原有的時尚服裝的設計環境,在新元素中不斷刺激自己的設計靈感和想像力,並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有了靈感和創作元素後就是大膽的嚐試,她說,不斷大膽嚐試的過程就會產生新的創作想像空間,同時會有「去蕪存菁」的功效,讓設計的靈感可以更聚焦。

在國際舞台上打出名號的台灣年輕設計師古又文則說,想辦法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國際舞台上去展現,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經驗可以為自己帶來極大的改進和想像空間。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在台北魅力國際服裝展中提醒年輕設計師,工程師可以不斷大量製造商品,但是早年台灣請來的日本設計師一句「要摸起來覺得很舒服」的話點醒了MIT的重點。

  黃重球說,布料、時裝摸起來很舒服可不簡單,其中牽涉多少的技術和附加價值,這也就是年輕服裝設計師該去思考如何在貼身的衣物中不但創造流行時尚感,還能有更高的附加價值,才能強化與買家間的連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