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過熱 學者析根源所在

Facebook

【新唐人】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六月份宏觀經濟預警指數達一一四.七,逼近「趨熱」警戒線。工業生產指數則處於代表過熱的紅燈狀態。加上最近在中國普遍出現的房價上漲﹐民生物品大幅漲價﹐和股票市場快速昇降等﹐很多學者紛紛提醒﹐按照目前趨勢,中國經濟過熱會很快發生。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指出對中國經濟過熱的背後根源應引起重視﹐才能對症下藥。

據中國統計局資料顯示,六月的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今年以來最高,工業生產指數今年首度出現紅燈。此外,六月份的財政收入也呈現偏熱狀態,居民可支配收入則連續八個月處於偏熱狀態。

對此﹐據台灣工商時報報道﹐來自外商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幾乎一致認為大陸經濟目前正處於緊繃階段,「過熱」現象表現在許多方面。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說經濟過熱會引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以及經濟崩潰造成負增長等許多問題。他指出造成過熱的兩個主要因素是外貿經濟佔過重比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過度投入。

吳惠林:「(中國)是一個內陸的國家﹐土地龐大﹐不應該以國際貿易作為非常大的比重﹐但中國仿造亞洲四小龍經濟﹐讓中國外貿比重很大﹐一切為出口。」

他說﹐中國在外貿市場用低價產品賺的鈔票在中國市場裡形成了很大的游資。

吳惠林:「游資已經到非常氾濫的地步﹐那個游資游到哪裡﹐哪裡就氾濫成災。如果用來買東西﹐會引起通貨膨脹﹐如果去買股票﹐投機房地產﹐引起股市的炒作﹐這些現象在中國都已經出現。所以呢對於中國經濟﹐我們要非常小心﹐會形成經濟海嘯﹐會把大家淹沒調。」

採用資源密集型的產業投入造成能源浪費和環境破壞﹐致使中國在各國廣泛購買能源﹐也造成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吳惠林表示﹐中國經濟問題的根源所在﹐追根究底﹐就是中共專制制度下的非自由市場。

吳惠林:「沒有自由經濟和民主體制﹐經濟會出現很多問題。唯一的方法是回歸市場﹐是真的變成自由經濟的體制﹐唯一的藥方就是民主中國早日來到。」

吳惠林說﹐早在1988年﹐當時中國總理趙子陽已經知道中國的經濟發展需要進一步的開放和政治體制改革﹐趙子陽想要變革﹐但他想在共產黨體制下變﹐最後失敗。

新唐人記者薛荔、梁欣採訪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