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上机场未批先建“面子工程”蕴含巨大风险

【新唐人2014年9月16日讯】近日,辽宁大连被踢爆涉嫌未批先建,“霸王硬上弓”耗费263亿元(人民币,下同),大规模填海兴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有评论认为,未批先建,蕴含巨大风险。

据大陆媒体报导,2012年初,大连开始兴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离岸填海近21平方公里,总造价初步估算约26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

根据大陆规定,填海建设的机场项目的审批,须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批通过,再经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以及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

大陆媒体踢爆,早于2011年4月,新机场的填海(一期)试验工程已经开工。2012年3月,填海工程已经展开。

大连官方指,该项目的各项重大审批事项,于去年8月前已全部完成,当中包括立项、总体规划以及斑海豹保护区等事项。

但据当时的国家发改委民航处人士表示,他们没有接触到这个项目。因此该机场项目实际是“未报先建”,有“霸王硬上弓”之嫌。

大连环保人士也对斑海豹保护区事项获得审批表示质疑。因为该填海机场所在地的大部分海域,是属于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能明白,这怎么就通过了审批,里面有好多问题!”

此外,航空专家指出,在紧邻渤海海岸线短短30公里,密布着周水子国际机场及土城子、黄龙尾军用机场等机场;若将大连市的军用机场计算在内,总数多达10个机场。机场密集令空域特别拥挤,安全令人担忧。

有评论分析认为,这样重大的项目工程,若没有一步步法律程序的严格把关,那一丝一毫的风险都可能让其化为乌有,甚至酿造事故悲剧。为何这个造价263亿的项目能越过法律和责任部门未批先建呢?

评论指出,大连新机场项目,是不是“世界第一”不重要,,是不是“海上最大”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安全第一。冲动违规建设,或会为成千上万的旅客安全埋下隐患,而越过现成的“保险”——依法审批环节并不明智。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