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科博馆为视障生设计贝壳触摸课程

【新唐人】视障学生的未来只能从事按摩吗?台湾台中科学博物馆特别设计了盲生贝壳触摸课程,以一般学生搭配视障学生共同上课的方式,让视障学生有机会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并以知名古生物学家、从小失去视力的海拉特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台湾台中科学博物馆“自然学友之家”首次设计贝壳触觉教育课程,来服务视障的学生。策划人叶贵玉表示,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多是以特别设计的课程来服务视障人士。

叶贵玉:有一个很特别的故事就是,海拉特•维梅耶博士,他本身其实是从小就看不到东西的,可是他现在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贝类学家,那他其实是用手摸出来的。

我就想说,应该可以让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朋友也一起来体验一下–怎么样用触觉来学习!

高雄医学大学邱郁文助理教授在现场教导小朋友以壳口、贝面纹理、每一个环节的接口触感和大小尺寸等来辨识贝壳的不同。

现场还特别展示了一个贝类的辨识机,只要将实体贝类放进箱子中,拍摄照片后,电脑辅助系统会辨识它的学名,这套设备可以协助视障学生学习贝类的辨别与鉴定。

昆山科技大学资管所的蔡文吉:这个是辨识箱的环境,主要是透过摄影机去拍摄贝类的影像,以后使用者可以透过网际网路,将要辨识的贝壳图片直接上传到我们的网站,然后,我们进行辨识之后将结果再回传给使用者。

台中启明学校教务主任汪成琳表示,台湾现在盲生的教育跟以前大大不同,有许多科技辅助教材,而且现在推行的所谓“融合教育”,让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与一般学生一起上课,可以让视、听障学生习惯社会,未来不会有适应问题。

汪成琳:事实上今天的视障孩子会比过去的孩子更有福气,因为他们透过一些科技辅具一样能够学习到他们可以学习到的东西,他们想要学习到的东西。

目前任职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知名古生物学家海拉特(Geerat Vermeij),三岁时失去了视力,海拉特九岁的时候全家移民美国,遇到一位引导他触摸贝类的老师,他十岁就决定了要从事贝类方面的工作。

新唐人特约记者 谢平平 记者 周平 台湾台中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