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人民幣買原油推國際化? 專家:不現實

【新唐人2018年04月01日訊】去年年底人民幣國際支付佔比滑到2014年以來最低點,中共則連連出招強行把人民幣推出國門。繼推出原油期貨交易以人民幣計價後,最新消息傳出,中共又打算用人民幣購買進口原油。那麼,這些招數是否管用?人民幣國際化的阻力到底是什麼,我們來看看。

繼上海3月26號挂牌第一家中國原油期貨交易,並以人民幣計價後,路透社3月29號引述三位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共開始籌劃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進口原油。

路透社的報導出來後,大陸媒體廣泛轉載。隨後上海9月原油期貨收漲3%,國泰君安期貨原油研究總監王笑在研究報告中稱,中國的退稅計劃將支撐石油需求,將以人民幣支付原油進口的報導,也有利於原油期貨市場。

中共官媒稱,中國原油期貨用人民幣交易,將賦予中共在全球石油定價上更大的影響力。

大陸金融分析師任中道:「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石油消費國,它不願意把關乎能源的話語權放到別人的手裡面,想把能源定價的話語權拿到,但是這條路還是很漫長的。」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從傳統上講,一個國家想成為石油強國,必須是石油生產大國。中國是最大石油進口國,也想闖進這個專屬石油生產國的俱樂部。

實際上,截至去年10月人民幣佔國際支付市場比例連續下降三個月,滑至第七位,並創下2014年4月以來最低。中共官媒就喊出了中共作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卻沒資格講價,人民幣將向美元發起挑戰!

路透社認為,中共籌劃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進口原油,這是中共企圖確立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重要舉措。

大陸媒體稱,這標誌著中共邁出使用人民幣進行離岸支付的重要一步,如果取得成功,這些經驗可能會推廣到金屬和採礦原材料的貿易上,幫助人民幣進一步實現國際化。

任中道:「中國進口原油(用人民幣),也得看看賣家願不願意收這個人民幣,因為畢竟還都是以美元計價。」

哈佛大學教授、「軟實力之父」奈伊(Joseph Neil)去年發文指出:一種儲備貨幣要想取得人們的信賴,必須要有深厚的資本市場、誠實的政府和法治,而所有這些中共都不具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去年第3季度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組成報告(COFER)顯示,各國央行似乎不願意持有人民幣,從官方「分配」的儲備貨幣來看,美元佔63.5%;歐元佔20%;日元和英鎊佔4.5%;人民幣位居第7,僅佔1.1%。

任中道:「(外國)人民不相信人民幣,簡單來說,是人民不相信中共這個政權,因為一個貨幣是政府的信用為它背書的,美元是美國在背後,美國它的經濟軍事各方面十分強大,而中共是一個流氓的政權,它濫發貨幣,所以很多國家是不相信中共的,直接導致人民不相信人民幣。」

路透社的消息說,監管機構已經非正式地要求少數幾家金融機構,為人民幣的原油進口定價做準備,根據正在討論的計劃,北京可能會從俄羅斯和安哥拉的採購開始。

不過,美國UCLA安德森商學院教授俞偉雄認為,中共的資本管制會讓這些國家的商人顧慮重重。

美國UCLA安德森商學院教授俞偉雄:「我今天持有人民幣,如果投資中國的股市,因為什麼原因那個錢可能拿不出來,然後我錢比如要投資中國國內的投資,當我要兌現的時候,我也沒辦法兌現,因為中國很嚴厲的資本管制。」

中共商務部官員白明對中共官媒表示,雖然他沒聽說「用人民幣支付進口原油」的計劃,但他認為一些與中共貿易比較緊密的國家,因為掙美元困難,會樂意接受人民幣支付,再用人民幣從中國購買商品,只是形成封閉循環。

但白明也承認,「美元石油」的地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被撼動,「人民幣石油」奪得話語權甚至替代美元,還不現實。

採訪編輯/劉惠/周天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