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挖走邦交國 台灣人民並不慌

【新唐人2017年06月19日訊】近期,巴拿馬與中國閃電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成為重大的國際外交事件。不過,對於最重要的邦交國巴拿馬的斷交,臺灣方面雖然有一些擔憂,但大多數臺灣人並沒有因此而慌亂。有評論認爲,要拋棄邦交國迷思,不必去拼帳面數字,而更應該發展臺灣的綜合國力,堅持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走出臺灣自己的路。

6月13號,巴拿馬與中華民國超越百年的外交關係正式結束。中華民國邦交國數量減為20個,為歷史最低。

這一消息來的突然。路透社援引巴拿馬官員透露,宣布前兩個小時巴拿馬才通知臺灣。

彭博報導,這是北京對臺灣的最新打擊。臺灣需防止後續骨牌效應。

不過由於大陸挖牆腳的行為從未停止,不少臺灣人士並不意外。

而臺灣官員也表示不會和北京開展「金錢外交遊戲」競爭。

大陸自由撰稿人朱欣欣:「也有網友說嘛,中共在替臺灣建立外交關係。我理解是這個意思啊,中共並不能真正的代表兩岸,兩岸人民都並不喜歡它,它主要靠綁架那個國家,它建交等於替這個國家走外交的手續而已,實際上它並沒有資格代表國家去建交。」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臉書熱傳一則貼文:中國大陸邦交國172個;臺灣邦交國20個。大陸免簽證的國家20幾個;臺灣免簽證的國家160多個。邦交是官方,免簽是人民。結論:大陸領導哪都能去,老百姓哪都去不了。臺灣總統哪都去不了,但老百姓哪都能去。

朱欣欣:「政治上的這種外交和實質上在國際上的信譽是不完全對等的。尤其在專制國家,一些邦交國出於種種政治的經濟的各方面考慮,和這個國家建立的外交關係,並不能證明專制政府統治的合法性。這些國家知道大陸和臺灣之間制度、體制、民眾素質的不同,所以這些國家對臺灣的民眾還是信任度遠遠高於大陸。」

不過也有學者表示擔心,中華民國護照免簽的大量增加,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當時兩岸有「外交休兵」的默契。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整個看起來我們的國際外交空間都受到限縮,這種情況之下,很可能免簽的未來也會受到影響我們也不知道。如果今天(中共)它認為一個中國原則,你給了臺灣免簽,它要求給大陸免簽,才符合的話,那這些國家會不會就乾脆把臺灣的拿掉了?」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向美國之音表示,臺灣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但各方面的資質都很高。她建議2300萬臺灣人都要被訓練來做國民外交官。

呂秀蓮:「全世界現在有165個國家給我們拿中華民國護照臺灣的人免簽證,基本上它是非常友善看待臺灣,事實上中國雖然強大,但全世界很多人不一定那麼喜歡它。我們臺灣與人為善,所以我們的外交可以更靈活更實質,我們在165個跟我們友好免簽證的國家之內,我們發揮更多柔性力量,走上soft power加上smart power,甚至我覺得可以用sweet power。」

臺灣前外交部研設會主委顏建發則表示,外交對臺灣雖然重要,但不是核心,臺灣有綜合國力,加上堅持民主、人權等普世價值,只要走對了路,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角色不會被忽略。

而學者認為,中共這種金錢外交的做法也無法維持太久。

嚴震生:「你又要管一帶一路,你又要管亞投行,你又要管G20,你又要管金磚五國,什麼地方都要你參與,到最後你經濟撐不住這麼多你的外交或者政治的野心嘛,然後你國防經費還那麼高,所以這個到最後也是一個問題啊。」

去年12月底聖多美普林西比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主要是聖國索討約台幣64億元金援,基於踏實外交,臺灣不願做金錢遊戲。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廖義銘對媒體表示,不擔心邦交國有骨牌效應,建議政府以較多資源用於維持臺灣護照在國際暢行的靈活度,那樣的邦誼對國人最實質。

採訪/易如 編輯/王子琦 後製/鍾元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