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深邃顯古韻 南管奏千載清音

【新唐人2016年10月22日訊】南管是由洞簫,琵琶等組成的樂器合奏。它繼承了明清之前的演奏風格,寧靜舒緩,可以陶冶性情,又稱為千載清音。週四到週六,來自臺灣的南熏閣為休斯頓的觀眾帶來了這種傳統的樂器演奏和南管戲表演。

記者:這裡是休斯頓亞洲協會德州中心,今天晚上,來自臺灣的南管樂團—南熏閣給大家帶來一些傳統的南管曲目,一起來欣賞一下。

首先開始的是南管音樂的表演部份,悠遠綿長的洞簫意境深邃,透著內斂的氣息,彷彿將觀眾帶回了民風淳樸的古代。技藝精湛的足鼓演奏也震撼了全場觀眾,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腳來控制鼓面,製造不同音色跟音高的打擊樂器。

南熏閣成員/臺灣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所碩士班學生陳家琦:「靠著去壓那個鼓皮,讓它有鬆有緊,所以呈現出不同的音高,那打擊方面它也可以敲鼓緣,敲鼓心,用不同的表現法來指揮整個樂隊跟舞臺上的動作。」

下半場的南管戲部份,上演了《陳三五娘》中的經典劇碼〈賞花〉和〈留傘〉二段折子戲。不同於善用水袖的崑曲和武戲見長的京劇,南管戲中的很多手姿是其它劇種裡沒有的。

南熏閣團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舞蹈系講師林雅嵐「那身法呢,其實很重要的是它要模擬懸絲傀儡的特點,所以當你在看演員在做動作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他們的關節上面都有線。那還有一個是他們的舞臺都是非常小的,大概是200cmX300cm,所以你會看到動作非常的細緻。」

來觀看這次表演的江震遠先生,出生在臺灣,從小就對南管有一定的瞭解和接觸,家裏就曾收藏一根用阿里山的竹子製成的南管 洞簫。

四海同心協會會長江震遠:「你剛才可以看到裡面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手勢跟那個肢體語言,都是非常細膩,他這個動作呢,是抽像的動作,有他特色的中華文化的底蘊在裡面。」

據悉,臺北經文處每年都會邀請一些藝術團體把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呈現給美南地區的朋友,以增進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駐休斯頓臺北經文處處長黃敏境:「那麼今年的南熏閣到這邊來表演,它保留了漢唐樂府很多的可能在整個中國失傳的東西,但是在臺灣保持的非常良好,所以我們希望把我們優良的文化介紹到美南地區來,也希望讓他們欣賞到中華文化之美。」

南熏閣的前身是臺灣江之翠劇場,成立於1993年,由一群喜歡南管的藝術人士組成,希望在表演之餘,也能使幾近失傳的南管戲得以傳承發展。

新唐人記者乾朗、洪宇德州休斯頓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