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都說治霾,錢從何而來?

前不久,《財經》發了一篇專稿,題目是《都說治霾,錢從何而來?為治霾算筆帳》。文章說,「北京再次陷入重度‘霾伏’,首次啟動了紅色預警。紅色預警代表著政府啟動了一種極高等級的應急狀態,全社會都要隨之進入應急狀態應對災難。……按《大氣防治投融資需求》,全國大氣汙染防治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從中央財政投入規模來看,盡管有穩定增長,但是與實際需求相比仍落差較大。」說這麼多,其實就是兩個字:沒錢。就是這篇文章的題目:「都說治霾,錢從何而來?」

這真是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不是早有規定,「誰污染,誰治理」嗎?既然大氣污染主要來自於官吏們以高污染GDP獵取權、錢、色,以至於錢多得花不了藏在夾壁牆、水池裡霉爛,何不去找貪官汙吏去呀!去找最高法院院長肖揚同志呀!肖揚創了個世界紀錄:以最高法院院長之身貪汙1,500個億!

人們在網上爭論:1,500億能幹什麼?

——起碼相當於750萬中國人一年的平均工資。按照每家3口計算,至少可以養活2,000多萬個老百姓;

——可以買一座空蕩蕩的城市了,然後請一堆的小姐服侍自己;

——可以去非洲買大半個國家自己當總統;

——可以買若幹架戰鬥機,或者造七艘航空母艦……

以我之見,當然首先應當用於治理首都霧霾。據專家測算,北京天津河北這一塊「大氣汙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治理霧霾,總投資大約需要3,450億。這點錢,肖揚一人就能出一半。再找一個肖揚,中國首善之區的呼吸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一個法官竟能貪汙受賄1,500個億,匪夷所思。但並非孤例,他的上司周永康不是也查出來900多億資產嗎?一個主管政法的黨官,又不是大毒梟、搶銀行的劫匪,從何而來如此巨資?再去找幾個法官和政法書記,光是司法系統的贓款就足以解決京津冀地區的霧霾了。

那麼全國治霾呢?

環保專家測算,全國大氣汙染防治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政法系統可能出不起,但全國的事全國辦:外逃貪官10幾萬,捲逃款逾2萬億——全球金融誠信(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指稱,中國非法資金轉移全球首屈一指,從2000至2008年,自中國流出的款項總額達到2.18萬億美元。不是人民幣,是美元。隨便算一算,就是全國治霾所需投資的10倍。「都說治霾,錢從何而來?」——這2萬億美元不是錢嗎?自然,這錢是捲逃走了,大約難要回來了。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抓住他們的手不許再貪了不行嗎?不行,打死不行!這就點了人家命門了。

看看我們的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大:

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韓德雲曾經連續6年提出官員財產公開的議案,皆如泥牛入海無消息。2012年,韓德雲先生第7次提出了這個議案,這回幸運地列入表決,結果遭到無情否決。記者對這一場面有一則震撼性描述:議案一提出,全場立時鴉雀無聲,代表們在無聲中按下否決按鈕,否決率高達99.99%。查那一屆代表人數為2,987,也就是說,贊成票加上棄權票是3票。我懷疑這個百分比搞錯了,小數點後面是不是多寫了一個9?就算是加上10倍,30個人贊成,那也太可怕了。

誰說是「橡皮圖章」?多麼快速、準確的本質性的選擇啊!

他們都是什麼人?他們代表誰?他們代表腐爛、掠奪、專橫、野蠻,不知羞恥,他們代表肖揚、周永康,他們代表癌症村、霧霾!

既便他們一齊按下否決按鈕,不許追討贓款,但他們手裡仍然有錢,有很多錢。中共如今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美國、英國之總合,更遠遠超過希特勒德國和前蘇聯。這些錢哪兒來的?是從盜賣土地以及由此而拉動的房地產、鋼鐵、水泥、製造、能源、運輸等等產業。其源頭是土地——賣地收入高達財政收入的一半或以上,最高的數字是佔年財政收入的71.68%。

2011年全國賣地收入3.15萬億;
2012年2.7萬億;
2013年4.1萬億;
2014年4.2萬億;
2015年官方預計近4萬億。

這5年賣地收入加起來18萬億,怎麼還說治霾無錢?

富於中國特色的高速崛起,其核心秘密就在於壓榨資源環境與壓榨底層百姓。稍有一點良心,就應該拿出一部分來返還這潑天暴利的來源——環境與人民。這是最溫和的要求了。有論者說:「土地出讓收入增加……使得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騰挪的空間更加寬鬆。」——文人的想當然爾!「騰挪的空間更加寬鬆」嗎?連呼吸一口清潔空氣的錢還不知到哪兒去「騰挪」呢!我們能看見的,是把不義之財「騰挪」到外國的「空間更加寬鬆」了。

讓我再次引述專家的估算:「全國大氣汙染防治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近5年來賣地收入年均3.6萬億,是這個1.84萬億的2倍。如果分5年投入,每年治霾投資,只佔到年均賣地收入的十分之一。

由此觀之,治霾沒錢是一個偽問題。不是沒錢,是不願意出錢。99.9%的「人民代表」都在那兒毫不猶豫地按否定鍵,你覺得中國還有希望嗎?說白了:他們的心思在伺機捐款潛逃,誰在乎你中國霧霾不霧霾!

文章來源:《縱覽中國》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