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中共政府採購為何「一公就貴」?

購物過程中,很多中國人都喜歡廉價物美,但中國大陸許多地方政府的採購卻是「價格越高越好」。據媒體報導,河北某地政府在招標一個綠化項目時,放棄本地產的幾百元一棵的楊樹,從南方引入胸徑40釐米左右的大銀杏。這些銀杏樹出廠成本數千元,長途跋涉運到河北後,每棵樹的費用變成了5萬元。此前也有類似報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一公就貴」現象?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財政經費增加了。隨著經濟發展,財政收入不斷增加,各地綠化經費也「水漲船高」。比如,2011年底,上海市調整了浦東新區公園綠化養護定額,四星級公園按一級綠地30.59元/平方米/年標準調整,而原來一級綠地的經費標準只有11.34元。媒體報導稱,浦東新區公園的養護經費原來是1090.52萬元/年,定額提高後年度養護經費2182.82萬元,增加了1092.3萬元。

二是綠化的工作經費也更容易申請了。比如,為進一步落實滄州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大幹5年、全市增加林地150萬畝」的綠化奮鬥目標,加大「三個百萬畝綠化行動」的推進力度,滄州市林業局就申請解決造林綠化工作經費10萬元,以確保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

三是監管放鬆了。與辦公樓建設、地鐵工程相比,綠化經費往往是「小菜一碟」,很容易成為政府採購的「死角」,以及審計監督的「空白點」。這些年,「高價綠化」越來越多。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監管不到位。

四是官員膽子大了。從2008年後,杭州市在三年內投資1600億元用於城市建設,與此同時,杭州市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也在增加。有辦案人員把「城建腐敗」的特點概括為「三多一高三化」—受賄案件多、串窩案多、涉及部門多;涉案金額高;潛伏期長、腐敗趨於隱蔽化,能力較高、腐敗趨於智能化,手法更新、腐敗趨於迂迴化。隨著反腐敗力度的加大,雁過拔毛的「老虎」與「蒼蠅」越來越多地被揭露出來。

五是老闆膽子更大了。為爭到園林綠化工程,有的老闆可以說是不擇手段。

六是追求政績。最近,江西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歷時4載、耗資數百億元,因為戴著「一號工程」的帽子,這場「脫離實際」「好大喜功」的工程得以強力推進。但是江西並不是一個富裕的省份。

不顧財力,不顧民生,過分追求城市的「靚麗」,以顯政績。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廉潔教育與研究中心教授任建明指出,貪大求洋、南樹北種等愈演愈烈的「綠化奢侈病」,脫離了園林綠化的本意,一些領導幹部把園林綠化當成長袖善舞的工具,不僅造成浪費,還為腐敗留下了空間。

2013年2月25日,中國社科院公佈一份報告就指出,2012年政府採購商品價格約8成高於市場平均價格。4省協議供貨商品11萬多件商品中,有22件商品單價超過市場均價6-37倍。高出市場均價3倍商品包括移動存儲硬盤、照相器材、電腦內存、硒鼓、投影機燈泡等耗材。某地採購1台計算機,同類型號市場均價2649元,但政府採購單價為98730元。

政府採購存在物品類型廣泛、數量龐大特點,這對於供應商來說是求之不得大客戶,即使以最原始手段購買,也應該享受類似批發價、出廠價的價格優惠,怎麼竟然出現價格不降反升結果?難道供應商真的愚昧到放著大客戶不要,要把行將到手利潤拋棄的程度,而任意提高商品價格嗎?這不合常規也不合經商之道,即使有點高, 也不至於如此高得無邊、高得離譜。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政府集中採購商品價格8成 高於市場均價呢?解釋只有一個,包括政府商品集中採購招投標,商品報價等一切行為被「潛規則」,幕後操作代替「顯規則」。其中負責集中採購的政府官員;商品供應商等互相勾結;蓄意抬高商品價格。超出商品價格部分為他們提高大量食肉分肥空間。因此,一切高出市場均價的商品集中採購,背後無不隱藏腐敗,無不隱藏官員利益鏈條。

政府集中採購商品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這明顯不合理,明顯存在嚴重腐敗,這是公開的腐敗,這價格的本身就不啻於舉報信。基層有不少審計部門,更有多少紀委監 察部門,焉能不知這背後存在腐敗,只是他們雖然明知卻裝聾作啞,或者故意找相關人員敲邊鼓參與得利,或者結成利益聯盟,就是不查。可以說政府集中採購商品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當地紀委有著不可推卸罪責。是他們的放縱才使腐敗公開化,才使政府集中採購被扭曲異化。社科院在全國地方政府採購數據獲取中,遇到巨大阻力。僅有廣東、黑龍江、江西、福建四省資訊,其他省市數據未獲得。更多省市不願將商品型號、採購數量和成交單價等資訊公開。

更多省市為什麼不願公開商品集中採購相關資訊,顯然,他們是心中有鬼,自知這一資訊隱藏多少腐敗而見不得陽光。隱藏在不願公開商品集中採購相關資訊省市背後,一定是更多更大的嚴重腐敗。遺憾的是人人心知有腐敗,人人故意裝聾作啞。一個社會最可怕的只是面對嚴重腐敗,卻是萬馬齊喑局面。

2002年中共集中採購規模為1009億元,2011年則達到1.13萬億元,相當哈薩克斯坦經濟總量。中共集中採購規模攀升;也呼喚著對政府集中採購的管理。就是在這中共集中採購存在嚴重腐敗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卻非常荒唐地說,10年間中共累計預算節約財政預算資金6600億元,真不知這節約財政預算資金6600億元從何說起,恐怕進人腐敗官員手中的遠不止6600億!

這些年來,中共為窺避腐敗採取不少改革措施,更制定了相當的政策、法規。可是一切改革總因官利而扭曲,一切政策、法規因腐敗官員違法行政而失效。中國不缺改革措施,不缺政策、法規,而缺的是執行政策、法規的人。非常遺憾的是哪一系統哪一部門,也不容易找到一個認真執行政策、法規的人。這是官場整體蛻化整體淪 陷的結果,

有專家指出解決政府採購價偏高問題,需要提升政府採購透明度,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專家呂豔濱指出,當前統一辦公用品標準,理順政府採購管理體制非常迫切。政府採購價偏高背後問題也不是喊了一天兩天的事了,可這一切只不過是作為場面上的話說說罷了,絕不會有誰認真聽的。沒有狠招克制腐敗,這樣的官話人們聽膩了變成誰也不聽,只能博得一笑而已。

2002年頒佈的《政府採購法》規定,政府採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然而,12年過去,這一原則的落實卻相當糟糕。中央部委及21個省、直轄市在其政府採購網站上主動公開了協議供貨商品目錄,有20個省、直轄市在其政府採購網站上主動公開了協議供貨最高限價,但僅有兩個省在其政府採購網站上主動公開了協議供貨有效成交記錄。除此以外,中央部委、個別省和直轄市的協議供貨成交公告均不提供或不同時提供採購的商品型號、具體配置和對應單價等關鍵資訊,令人無法據此對協議供貨價格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社科院調研組在全國地方政府採購數據獲取中,也遇到了巨大阻力。調研組通過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共獲得4省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之間119299件協議供貨商品的成交記錄,並將這些記錄歸類後在淘寶網和京東商城進行檢索,排除專供和涉密等不可比較商品,結果顯示,樣本中總採購件數79.86%和佔總支出85.79%的協議供貨商品價格高於市場平均價,這一批商品實際多支出了20743897.5元!其中56.1%的商品貴過市價1.5倍,17%貴過市價1.5至2倍,6.7%貴過2倍以上,更有商品貴過市價6倍以上,最誇張的是市場價2649元的臺式電腦,政府採購卻花了9.87萬元,足足貴了37倍。

政府採購招標的初衷,本來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預防各種腐敗。然而現實極其諷刺意味,許多招標採購打著公開合理的幌子,卻在大行貪腐之道,讓掌管權力的官員 瘋狂斂財。政府採購制度的紕漏讓納稅人的錢白白流失,納稅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政府採購不求物美價廉,專以貴為好呢?招標採購背後巨額暴利究竟落入何人之 手?

政府採購中的黑幕一直被捂得嚴嚴實實,此前,人們也只是零零星星獲悉網上曝光的資訊。比如天涯論壇上,曾有《請看政府採購的每台價值41000元的筆記本電腦是什麼配置》的帖子,說的是黑龍江省公安廳採購每台價值超過4萬元的電腦,這一採購清單包括兩台15200元的筆記本電腦,一台41000元的筆記本電腦,一台30000元的鐳射列印機。

不過,早在2011年,長沙市海韻琴行有限公司曾以招標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把湖南省財政廳、文化廳、湖南省省直機關事務局告上法庭。指控上述三個單位在政府採購項目中,招標過程有貓膩,內定山寨雜牌中標,把原本1500萬元可以完成的採購,最後抬高至以3000萬 元高價成交。「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當時湖南省文化廳規劃財務處處長丁宇還大言不慚的說:「我們之所以設置投標產品價格的最低下限,一是因為法律法規沒有禁止性的規定;二是為了確保採購的質量,畢竟貴一點的東西相對更有質量保證;三是預算執行的需要,如今不僅有預算編制,還有預算執行。如果預算沒有執行完,財政就要收回,必然會影響第二年的預算編制。」湖南省財政廳政府採購監督管理處處長黃衛當時也曾這樣回應:「在產品質量本身參差不齊良莠不分的情況下,設立產品價格的最低下限,確實是為了確保採購產品的質量。這可能不合法,但卻合情合理。」

國家制定藥品集中採購和招投標制度的初衷是為了降低藥價,切實減輕患者的負擔。但最終的受益者並不是患者,而是層層掌管權力的官員。

政府採購花的都是公共財政資金,在具體操作中,應遵循《政府採購法》對公共財政資金有效、合理使用以及公開透明的原則,「只買貴的,不選對的」或者是「不問貨真貨假只管花錢」顯然違背了這一原則。

究其原因,除了公共財政資金管理監督缺失,最主要的還是參與分利的官員越來越多胃口越來越大。如果事後查一查每筆政府採購項目清單,都會發現普遍存在著貪腐問題,可悲的是官場對這類貪腐現象早己視而不見,或者說心知肚明,因而使得中共採購中的貪腐現象愈演愈烈。

(有刪改。文章並非所有的都是原創,不少資料來自網絡,經作者篩選、加工、綜述後獨立成篇。)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