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聞】7月18日完整版

【新唐人2014年07月19日訊】【中國禁聞】7月18日完整版

提要
黨媒公開為樓市造勢 被批忽悠百姓
賈慶林現身沒有官員陪同 難闢謠
周永康案查到海外 小姨子有待歸案

周永康秘書被中共最高檢立案調查

中共對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黨羽的翦除行動繼續進行,7月18號,中共最高檢察院在官方網站上,一口氣公布了對4個人的立案調查決定。

這4人分別是中共政協全國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前副主任楊剛、海南省前副省長冀文林、中央政法委辦公室前副主任余剛,以及公安部警衛局首長警衛處前正師職參謀談紅。

公告指稱這4人都涉嫌「受賄罪」,並宣佈對他們採取「強制措施」。

中共官方資料顯示,冀文林、余剛、談紅三人,都曾擔任過周永康的秘書,與周關係緊密。楊剛也被視為周永康人馬,在新疆任職40多年。

無國界記者關注胡佳遇襲事件

7月18號,「c」組織對北京人權活動人士胡佳日前遭襲擊事件表示關注,「無國界記者」亞洲部主任本杰明•伊斯梅爾表示,對胡佳的襲擊令人不能容忍,對他的襲擊顯然是有針對性的。伊斯梅爾呼籲國際社會對伏擊胡佳這種做法迅速做出回應。

胡佳7月16號晚遭遇不明身份人員襲擊,經醫院診斷他的鼻樑骨骨折。胡佳說,襲擊他的人打人手法專業,他認為是中共政治警察幹的。胡佳長期關注大陸弱勢群體維權,今年因呼籲「六四重返天安門」,和支持香港「佔中」行動被中共軟禁在家幾個月。

涉茉莉花革命 梁海怡被判刑

歷時三年的廣東異議人士梁海怡(網名「渺小」)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一案,7月18號宣判,廣州從化區街口法院宣佈對她判刑2年,緩刑3年。梁海怡的支持者表示,法院程序違法、判決結果也不可能合法。

37歲的梁海怡,畢業於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學校,數年前由廣州到哈爾濱工作。2011年大陸民眾開展「茉莉花散步行動」期間,她在哈爾濱市政府廣場上,散c,高聲宣講民主自由,呼籲民眾覺醒,當場被公安拘捕,隨後被控「煽顛罪」刑拘,成為「中國茉莉花革命」被刑拘的第一人。

編輯/周玉林

黨媒公開為樓市造勢 被批忽悠百姓

持續下行的中國經濟使房地產雪上加霜,房地產泡沫破滅、崩盤之聲不絕於耳,為擺脫困境,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手救市,已經到了各種方式無所不用的地步。日前,大陸地方黨報頭條刊文說現在是「購房好時機」,引來輿論嘩然。此外,今年房地產引發的抗議事件頻發,上訪的業主成為繼強徵、強拆、抗污染後又一批新訪民。

今年,中國房地產泡沫險像環生,為此,中共對房地產採取所謂一系列調控政策,從中央的「微刺激」,到各地方的「取消限購令」、「零首付」等等,救市花樣不斷翻新。

7月15號,中共地方黨報《常州日報》更是頭版頭條刊文說,常州市「房價可下降空間不大,已到了購房的好時機」,公開為樓市造勢。

文章還說,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熱點城市,商品房銷量同比出現30%左右的大幅下降情況下,常州商品住房成交量仍處於均衡狀態。而且,剛需型客戶的購房需求仍較旺盛。

不過,「世聯地產」的數據卻顯示,常州市今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36,196套,其中商品住宅成交25,450套,同比去年31,031套,下跌17.99%。目前常州市的新房可售量,需要2年的時間才能被市場完全消化掉。

美國中文雜誌《中國事務》總編輯伍凡:「中共現在為甚麼在報紙上宣傳要買房子,說明政府需要錢、開發商需要錢,(為了)資金周轉,就想盡一切辦法,哄呀、騙呀、詐啊,各種手段都來,就要搞錢。」

大陸財經評論員牛刀:「現在就是政府盡一切力量維護這個(房地產)泡沫不破,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國房地產的問題主要是資金的問題,它不是別的問題。」

大陸財經評論員牛刀表示,現在不是房地產要調控,根本是房價泡沫要破滅了。

《常州日報》的說詞引來輿論質疑。上海市民朱先生表示,真是好時機的話,公務員早去搶了。也有網友質疑報紙報導的動機,網友表示﹕「政府變相救市,號召大家買房」。還有北京市民說:「房價這麼高,還欺騙人民趕快買房,說是最好購房時機,反人類啊!」

牛刀:「中共這個政府它是一個獨裁政府,它首先考慮是它自己的利益,然後把官員養好,官員貪得不得了,全世界沒有一個政府有這麼腐敗的,但是現在它還想維持這個體制,還是想這樣搞,現在老百姓也看穿了。」

在中國,老百姓花了畢生的血汗錢、一生的積蓄買房,卻因各種人為因素不能安居。

7月11號,江蘇省無錫市300多名業主來到無錫市政府門口上訪,抗議開發商挪用預售款到南京買地皮,導致沒有資金蓋樓,樓盤停工,交房無期。但是他們遭到特警鎮壓,14人被抓。

6月2號,廣州番禺區「亞運城山海灣」樓盤,從原來每平米16,000元到21,000元的售價,降到每平米9,800元至12,500元,導致前期業主抗議,將小區封閉,禁止銷售人員和看客進入。

5月26號,湖南省長沙市「米蘭春天」樓盤,數百業主在長沙市政府抗議開發商不講信用,導緻小區的孩子們不能就近上學。

伍凡:「這都牽涉到老百姓的具體的切身利益,現在政府想盡辦法從你那裏拿到錢,也不給你做很好的服務,房地產公司是大佬,他就欺詐你,維權運動就出來了。」

牛刀:「共產黨現在為甚麼快要垮臺了呢?它就是不去解決所有的矛盾,只顧維護自己的利益往前走。」

牛刀表示,中共向來胡弄老百姓,而中國的老百姓已經窩了一肚子火,總有一天,中共會像前蘇聯一樣,一夜之間突然解體,徹底的垮掉。

採訪編輯/易如 後製/鍾元

打擊網路「謠言」中共關閉31網站

週四晚,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宣佈,要出重拳打擊所謂的網路「謠言」,同時聲稱北京《知青網》等31家網站,因謠言比較集中、沒有採取管理措施,給予關閉整改處罰。評論分析,當局再次嚴打網路,應該與互聯網上涉及中共各種政治類消息有關。

7月17號晚間,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通過中共喉舌《新華網》發聲,宣稱近來有個別「不法份子」利用網路「惡意編造」、傳播所謂「謠言」﹔而有部分網站管理不到位,放任「謠言」傳播,造成惡劣影響等。因此會同有關地方網信部門,分別對北京《知青網》、《八達網》等31家「謠言」信息較為集中、沒有採取管理措施的網站,給予臨時關閉整改處罰。

時政評論員黃金秋分析,當局之所以要整肅網站、打擊所謂的謠言,應該和最近突然傳出的曾慶紅、宋祖英被抓,賈慶林在內蒙被控制,以及郭伯雄外逃導致京滬航班延誤等等有關。

時政評論員黃金秋:「比如徐才厚已經被開除黨,但是還有沒有公開的,比如說周永康,比如說最近傳說的郭伯雄要出逃啊,那麼這些事件因為政府公開性、透明性不夠,當然網民得到各種信息,互相傳播成必然的。」

黃金秋表示,網路上流傳的很多信息,雖然被中共當局說成是「謠言」,但是這些所謂的「謠言」最後往往都變成了「遙遙領先的預言」。

黃金秋:「從最開始王立軍出逃成都美國領事館,到後來薄熙來的事情,包括他老婆殺害英國人的事情,包括後來周永康政變的事情,現在看起來都是一步一步的被證實,包括那麼多官員的貪腐,最開始都是作為謠言。最終被查處之後,證實了這些所謂的謠言最後都是真實的。」

黃金秋指出,有些事情總是捂著蓋著,那麼網民從不同渠道得到消息,也會互相印證,最後變成了一種變相的輿論監督,又被當局作為「謠言」打壓。

「互聯網信息辦」還宣稱,目前正在全中國範圍內,部署打擊所謂利用互聯網「造謠」、「傳謠」的行為,並且根據網民舉報和工作中掌握的線索,對傳播「謠言」信息的網站和網路應用賬號進行核查,並會同公安機關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北京憲政學者陳永苗分析,網路上各種傳言,尤其是涉及中共高層鬥爭、高官被抓等消息,不能說是「謠言」,很大程度上是中共高層在政治權鬥中,雙方互相「放風」打擊政敵的手段。

北京憲政學者陳永苗:「因為這個網路輿論已經成為它們政治權鬥的一個工具,能夠藉助影響它們的一個比較有力的政治手段,互相搞來搞去,都是互相利用網路吧,網路捲入它們內部權鬥裡面去。」

陳永苗表示,現在當局又認為太多負面新聞影響到它的政局穩定,所以它要大力打壓,想讓網路輿論從它們的政治權鬥中趕出來。

去年中共也曾多次發起打擊網路所謂「謠言」行動,僅8月份,就有上千人因網路言論被抓捕,9月9號,中共兩高又出臺惡法,規定所謂網路誹謗信息,被轉500次可以判刑。

黃金秋認為,當局目前再次加強嚴控網路信息,也不排除它們擔心在反腐過程中,信息提早透露出去後, 造成問題官員出逃的考量。

黃金秋:「是不是反貪的過程中,抓捕這些官員有的時候還沒有動手,是不是有一些信息一旦提早的暴露出來,會不會造成這些,即將被調查的官員,它們鋌而走險,狗急跳牆,即使有這一點,我覺得也不能因此堵住輿論監督的這條路,因為輿論監督才能使一個社會真正實現公平正義。」

黃金秋表示,當局與其勞民傷財的去對付網民、打壓操控網路輿論,不如加強政府工作的公開性、透明性,把所發生的事件第一時間向網民負責任的去通報,所謂的謠言自然會不攻自破。

採訪編輯/李韻 後製/肖顏

網傳賈慶林現身照 專家:處境危險

17號,大陸網路流傳賈慶林16號出現在河北秦皇島長壽山的相片。分析人士指出,賈慶林的出現並不能證明,他被調查或被抓的傳言是假,相反的,賈慶林只能透過網友進行闢謠,正說明他的處境非常不妙。

16號,大陸網友「吳洪波」在微博po文說:「今天上午在秦皇島長壽山景區遇到賈慶林」,並配上3張賈慶林的照片。照片中的賈慶林身穿一件發皺的長袖藍色襯衫,在景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景區。

17號,包括《羊城晚報》、《中國廣播網》、《新浪網》等大陸各門戶網站及微博,都轉載了這些照片。秦皇島長壽山遊客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也向香港《南華早報》表示,賈慶林在長壽山逗留約一個小時,有很多遊客看到他。

不過,從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賈慶林的身旁沒有當地官員陪同。有網友表示,賈似乎「越抹越黑」。也有網民發現,這幾張照片早在2010年就已經出現。

北京時政觀察人士華頗:「這個消息露出是一位所謂的網友說在長壽山遇到賈慶林,說明賈慶林還是非常危險,非常非常慘,因為前一時間又炒賈慶林已經被抓,我想這條消息也不是空穴來風,可能是習近平故意放出風來,要敲山震虎。」

11號,有多名大陸媒體人在網路披露,中共動用38軍的500軍人對賈慶林實施了抓補,賈被關押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個監獄中。不過,相關帖子和評論很快就遭到刪除。

時事評論員藍述:「他的出現不能夠證明他被追查、他被軟禁的這些傳言是假的。當初傳徐才厚有問題的時候,徐才厚後來還專門和習近平一起出席過接見領導幹部的一次會議,後來他還是被抓了。週永康出事之前,他還不是偶爾露露臉,讓媒體報導一下嗎?」

現年74歲的賈慶林,1985年被提拔為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此後,他歷任福建省省長,省委書記等職。1995年,賈出任北京市市長,一年後,接任市委書記,並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進入中央政治局。2002年11月,賈慶林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2003年3月,當選全國政協主席。

賈慶林任職福建省委書記期間,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廈門遠華走私案」,當時福建官場幾乎被連鍋端起,但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卻公開表態支持賈慶林,並安排賈慶林的妻子,時任福建省外貿局黨委書記林幼芳,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為自己「闢謠」。

今年4月,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一名從美國《彭博通訊社》被迫離職的新聞編輯披露,賈慶林家族持有中國首富王健林的「萬達集團」股份。

報導說,中共中紀委針對高官家屬親友以權謀私的調查行動,已涉及到賈慶林,賈的兩個兒子、女兒和女婿,被指多年來利用賈的影響力,大肆斂財並收受賄賂。

華頗:「賈慶林的官聲很不好,尤其他在福建涉及了遠華特大走私案,像這樣的人,即使當初他不倒臺,也不應該這樣提拔重用,可是江澤民毫不避諱的提拔自己的人,都提到了政治局常委的位置,習近平打虎,要是不打這個標誌人物,進行懲治,就很難服眾的。」

除了貪污,賈慶林任職福建時,還有另一大醜聞,就是包養一名陳姓女子,賈經常以「打網球」名義,從福州驅車去廈門約會,兩人育有一名私生子。這名女子後來被安排進入福建省政府,成為官員。

藍述:「賈慶林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貪污,賈慶林本人也有作風問題,他亂搞女人,所以賈慶林從遠華案開始,他一路都是帶病陞官的。現在問題是,中共所有的官員都貪,那抓他,不抓別人,很顯然,抓他是因為他目前所處的位置,他過去的歷史,把他放在了各個集團利益爭奪的某個焦點上。」

賈慶林上一次露面是在今年3月下旬,當時,賈慶林西裝革履,滿臉喜色,視察總部位在武漢的「東風汽車公司」,而當時的全國政協前副主席錢運錄,以及湖北省的多名高官都在側陪同。

採訪/朱智善 編輯/陳潔 後製/黎安安

周永康案查到海外小姨子有待歸案

中共對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中石油」系統的清理,從國內深入到了海外。日前「中石油」涉外兩名高官被帶走調查。而「中石油」加拿大的負責人賈曉霞,她另一個身份是周永康妻子賈曉燁的妹妹,則早就在加拿大躲了起來,也有待于歸案。請看以下報導。

「中石油海外勘探開發公司」(CNODC)副總經理宋亦武在上週被帶走,「中石油」在加拿大地區的實際負責人李智明在6月底被召回國後,在機場直接就被帶走。

宋亦武是原石油工業部部長宋振明之子,2004年被任命為「中石油海外勘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是「中石油」海外項目談判的主要負責人。

李智明則曾在「中石油海外勘探開發公司」突尼斯專案和尼日利亞專案擔任經理,2010年6月開始任職加拿大,他是「中石油」在加拿大地區業務的負責人。

值得關注的是,「中油國際加拿大公司」的總經理一職是由賈曉霞擔任,她是周永康的小姨子,有關部門現正尋求讓她歸案。

有消息指稱,目前賈曉霞已經在加拿大隱藏了起來。

在此之前,曾有外媒報導說,賈曉霞能直通當時的「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手上動輒就是上百億美元的資產收購和合資專案。她也被懷疑斂財數十億美元。

這也是繼5月原「中石油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中石油海外勘探開發公司」總經理薄啟亮、印尼公司總經理魏志剛、伊朗公司總經理張本全被調查之後,針對「中石油」海外專案的進一步深入調查。

時事評論員邢天行:「從它釋放的消息來看,明顯的周永康的案子又進一步的向前推進了。也就是,中紀委的打擊目標,通過反腐再進一步清理、挖掘周永康的馬仔,就是跟他腐敗鏈條相聯繫的這些人。」

時事評論員邢天行認為,從目前揭露的情況來看,周永康操控了「中石油」系統,家族從中也獲得了巨大利益。

消息顯示,賈曉霞在「復旦大學外語學院」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

當周永康在2001年娶了比他小28歲的《央視》女記者賈曉燁後,賈曉霞的命運開始與「中石油」聯繫了起來。2003年她出任「中石油」厄瓜多爾分公司發言人,後來參與了委內瑞拉和蘇丹的專案,再後來成了獨霸一方的「中石油」加拿大公司首席代表。以Margaret Jia的名字和「中油國際加拿大公司」總經理的身份,成為加拿大中國商會的常務理事,住在加拿大石油重鎮卡爾加里,並在那裏非常活躍。

但自去年12月傳出周永康被帶走後,賈曉霞的行蹤開始不明。她最後一次公開活動是在今年的2月3號。當時她以「中油國際加拿大公司」總經理的身份,向卡爾加里「皇家山大學」捐贈了兩張乒乓球桌,並與校長打了一場乒乓球。

但那時起,「中石油」就聲稱「中石油」在加拿大的負責人是李智明。

今年5月,大陸《搜狐財經》網曾獨家刊發消息,原「中石油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薄啟亮,提拔賈曉霞為副局級的「中石油加拿大公司」副總經理,是違規操作。

另外,今年6月,大陸《財新網》刊登《中石油的油砂賭局》一文,揭露「中石油」歷時4年,耗資40億加元,收購加拿大的「麥肯河」(MacKay River)和「道沃」(Dover)兩個油砂專案存在問題。文章還揭露,未來十年間,「中石油」還要花費至少300億加元才有望看到產出。

旅美中國問題評論人士李善鑒則表示,中共這個體制就是為高官、為特權服務的,至於國家是不是受損失,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旅美中國問題評論人士李善鑒:「它的投資的專案不僅僅是說為了企業的商業利益,而是其中還有一不乏重要的一個功用就是在這過程中,讓參與的人能夠中飽私囊。參與的人顯然跟周永康是脫不了關係的。」

李善鑒指出,周永康團夥瘋狂貪斂錢財,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中共這個體制不行了,所以在末日前大撈一把。不過,他們這種做法也同時加速了中共的滅亡。

採訪/陳漢 編輯/宋風 後製/舒燦

董事長被查 晉民企4億債券恐違約

日前,山西一家民營企業宣布下周到期的4億債券,可能無法按時兌付,因為公司董事長被帶走協助調查造成。如果不能如期兌付,這期債券將成為中國第一宗本金違約的債券。

7月16號,山西民企「華通路橋集團」發佈公告說,由於企業董事長王國瑞仍在協助有關部門進行調查,不能返回企業主持工作,7月23號到期的4億短期融資 債券兌付,存在不確定性。市場觀點認為,由於本期短期融資沒有擔保,如果不能如期兌付,這期債券將成為中國首宗本金違約的債券。

公開資料顯示,「華通路橋集團」已經成為一家集道路橋樑、房建地產、煤炭資源、環保建材、農業餐飲為一體的綜合型大規模企業,註冊資本15億,年產值近百億,下設房產、環保等近二十家子公司,及路橋、建安、機械施工、裝飾建材及建材研究所等二十多個分公司。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國瑞,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持有公司股權60.25%,是公司經營決策、資金籌措及資金調度的總負責人,屢屢躋身「胡潤百富榜」。

公開資料顯示,王國瑞因涉嫌違法,已經在7月10號被撤銷政協山西省委員會委員資格,而同一天被免職的,還有山西省委員會副主席令政策。

大陸投資顧問鄧先生:「如果說從官員們下手,最後都是落到企業那裡,不管是國企、央企和民企,凡是那些和政府官員走得近的,都可以很容易的查出來,問題是誰查?查誰?什麼時候查?這不是一個個案。」

原四川首富劉漢,和「中旭系」的實際控制人吳兵,及商人米曉東等巨富,和所謂的民營企業家們,都被大陸媒體稱為,是給原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洗錢的「白手套」。

根據「華通路橋」官網介紹,「華通路橋集團」列山西省百強企業第30名,被「中國農業銀行山西省分行」評為AAA級信用度企業,集團商標被評為山西省著名 商標,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曾經授予這個公司「全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華通路橋」還先後獲得「山西省優秀企業」、「山西省功勳企業」、「山 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等100多項所謂榮譽。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國:「權控經濟它的根本的一個矛盾在哪裡呢?所有的主要的經濟活動都是被政府管制的,它是由這些官員來執行的,所以他 們就會收取賄賂,人家不給賄賂他不批,現在如果不放鬆控制的話,不把這個管制權、控制權放到市場去,但是你又要反貪,這個經濟就會垮掉,在中國權控經濟的 情況下,貪污腐敗是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力。」

據了解,道路橋樑建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佔據「華通路橋」收入的半壁江山,「華通路橋」的另外兩大支柱產業,分別是房地產和煤炭資源開發。「華通路橋」官網聲稱,目前,集團公司核准的煤炭資源儲量已經達到50億噸,形成了年核定總產能為1000萬噸的開採能力。

據報導,除了迫切需要兌付的4億元短期融資外,「華通路橋」還欠有數十億銀行借款。當地政府得知消息後,已經開始商討對策,準備兜底,要求當地銀行對「華通路橋」只能注資不抽貸,到期希望轉貸。

鄧先生:「說明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涉入很深,允許那些不法經營和黑金交易的話,那就一定衝擊市場經濟,對正常的經營形成衝擊和破壞,它破壞的是一個經濟環境,破壞的是一個遊戲規則,最後造成的影響,那真的是國家買單、社會買單。」

而面對發行人如此巨大變故,評級公司卻反應有些「滯後」。今年6月27號,負責債券評級的「聯合資信」,給出的跟蹤評級還維持原來的評級,債項為A-1的評級,主體評級AA-,評級展望為穩定。

採訪編輯/劉惠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