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陽:誰導演了「公公娶兒媳」的荒唐鬧劇?

【新唐人2013年3月26日訊】寧波高新區梅墟街道上王村的一戶家庭,先是公公與婆婆離婚,兒子與兒媳離婚。幾天後,公公又娶了兒媳。為的就是把兒媳與孫女的戶口遷入本村,多分取上百萬的拆遷款。然而,假結婚還是沒能遷成戶口。這家人希望落空之餘,將高新區公安分局告上法庭,稱對方行政不作為。(消息來源《錢江晚報》)

這兩天,一個「公公與兒媳結婚」的鬧劇,把網路攪得是好不熱鬧,先是公公與婆婆離婚,接著是兒子與兒媳離婚,幾天後,又是公公娶兒媳,這看似荒唐的鬧劇,最近在寧波一戶家庭真實上演,在讓人目瞪口呆的同時,也引得輿論一片譁然。究竟這位公公「圖謀不軌」而「挖空心思」娶兒媳,還是以「政策逼我這麼做」為藉口,玩「下有對策」的遊戲。看來,一家上下兩代為了房屋動遷的賠償,玩起「離婚又結婚」的鬧劇,並非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齷齪,背後暴露的問題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老實說,至於「公公娶媳婦」所引起的社會倫理道德討論,筆者在網上看到一些輿論的指責,矛頭多是指向這位做公公的老人,這有失偏頗,畢竟這處鬧劇的上演,要看其發生的背景。筆者不想揮舞倫理的大棒橫加指責,也不想站在法律的高度來說這個問題,畢竟法律沒有規定公公不能與兒媳結婚。只是想說,如若政府「改革紅利」能保障公民「老有所養,人有所居」,我想,大概沒有誰會去演繹這樣的鬧劇!因此,筆者覺得,老人一句「政策逼我這麼做」怕是說出了他真實的想法,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最大的能耐就是「上有政策」而「下有對策」,這一點,可以說在各個行業都有發生。不說別的,就拿國家規定的「三公消費」來說,可到了下面就會走樣,一些不自覺的官員是「該吃照吃、該用照用、該玩照玩。」這難道不是「下有對策」的體現?還有,比如那些「房爺、房姐」成為「戶多多」的怪相,難道不是「下有對策」的寫照?再比如,最近的國五條限購令,沒有刹住房價,反而讓那麼多的夫妻「鬧離婚」,又該如何解釋?由此,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公公娶兒媳」的鬧劇,怕是「改革紅利」分配不公所致!

筆者為何這麼說?我想,大家應該明白,「公公娶兒媳」難道這位老人不知道這樣做有違道德倫理,難道這個家庭不知道這樣做會在社會上抬不起頭?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今在拆遷的問題上,一些地方之所以會屢屢出現假離婚現象,拆遷政策制定者最該反思。可以說,正是由於這些「改革紅利」分配的不公,而拆遷一夜爆富的案例又很多,於是讓不少人心理有了「打歪主意能帶來財富」的幻想,這能怪他們嗎?政策設計留有這樣的漏洞,我為何不「鑽鑽」呢?是誰導演了「公公娶兒媳」的鬧劇?好像就不言自明!

由此,在這場鬧劇中,我們不難看出,由於現有一些政策的設計漏洞,導致它成了某些人獲得非法利益的工具,就不能不從政策的自身找原因了。如今「公公娶兒媳」 這種鬧劇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對於今後一些政策的實施而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完善補缺方案,使之更好地維護百姓的自身利益,做到公平、合理。要知道,出現問題並不可怕,怕只怕一旦出現問題總只找別人的錯,而讓其發展成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怕只怕一些握有公權力的人在私底下分掉了「改革紅利」!不是嗎?

文章來源:網易論壇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