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跑步猝死與東亞病夫噩夢

【新唐人2012年12月8日訊】 過去半個月,接二連三傳來青年跑步猝死的消息:11月18日廣州馬拉松,兩名大學生倒地之後死亡。家屬向馬拉松組委會提出索賠。有人指責馬拉松危險。然而,兩位死者一位跑的是10公里,用時80分鐘,和走路速度差不多;另一位跑的是5公里,更與馬拉松無關。

消息還未平息,又傳來27日,上海東華大學一大三男生在1000米體質測試後暈倒死亡。該校果斷停止「冬季三公里跑」。時間稍稍往前推,11月13 日,河南欒川縣一高二男生跑操時猝死;10月29日,蘇州科技學院一20歲女生在800米體能測試後猝死….。

報載 2002-2010年不完全統計,僅全國各種運動會長跑項目中16歲以上參賽者猝死的案例就超過40起。江蘇、甘肅、湖北等地一些大中小學校紛紛取消長跑、雙槓、鉛球等體育項目,將其視為危險、奪命項目。

從中國大學生體質調查看,25年來大學生體質持續下降。據2011年第六次調查報告:身體素質繼續呈現緩慢下降,其爆發力、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水平進一步低下。2007年四川綿陽城區參加高考體檢人數12891人,全部合格的僅 883人;北京大學僅僅兩週軍訓,就有3500名學生看病,累計超過6000人次。

「東亞病夫」的噩夢被重新喚醒。所謂「東亞病夫」,由來於中日甲午一戰慘敗。使一些先進人物驚覺中國男人追求科舉功名,書生心態陰鬱,身體弱不禁風,無陽剛之氣,戰而必敗,乃病夫國之病夫也。因此才有張伯苓棄武從文創辦南開學校,將體育放在首位。他認為:「教育精神中應有「體育」為骨幹。而德智體三育中,我中國人所最缺者為體育。」在他看來,不懂體育的,就不應該當校長。然而,100年後,中國GDP高速增長,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08年,中國在奧運會上奪金稱冠,而民眾健康,尤其是青年健康卻與經濟大國和奧運強國呈負相關關係。

在中國,競技體育是政治,傾舉國之力培養運動員為國爭光,與全民體育健身完全脫節。中國大城市高樓林立,卻沒有孩子和市民可以奔跑玩耍的足球場、藍球場。學校和家長只關心高考科目。體育課不是被擠佔,就是被壓縮。即使有體育課不少學生也不上。有的高校竟出現 800米和1000米的體質測試僱人代跑,市場價格還不斷上漲,比如去年是50元,今年漲到120元。有體育課,無體育教育。遇到考試,體育課就要讓路。學生從未嘗到體育的樂趣和好處,因而體質下降,弱不禁風是必然結果。這樣圍繞高考指揮棒轉的教育制度,人人痛恨,卻又被深纏其中,掙脫不得,反過來加固它。

事實上,和其他產業一樣,教育已經完全被某些利益集團所綁架,那就是所謂的教育產業化。教育家沒有了,有的是把學生當作商品用來消費的學官和學商。孩子的天性本是自由奔跑,卻被所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早早地鎖進教室課堂,使他們的天性尚未打開,就被壓抑和消滅了。他們一方面被知識填鴨,裝了一肚子死知識;一方面被垃圾食品充滿,身體不是在戶外、陽光和奔跑中自然生長,而是被化肥、激素催成外強中乾的虛胖子。當長跑猝死悲劇發生時,學校的應對辦法是因噎廢食,取消長跑。治本不成,連表都不治了。這不是讓孩子們的身體繼續虛弱下去嗎?!教育真是墮落到了極點。

在張伯苓眼中,體育還不單單是強身健體,他認為,「民主政治也就是體育精神。體驗過體育中的競爭、團結、合作以後,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力得多。」誠哉斯言!嗚呼,病國,病夫!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