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包送到府 溫暖失落心

【新唐人2012年3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4日電)「謝謝,孩子和爸爸都很喜歡,尤其是肉鬆、肉醬罐頭、米和燕麥。」屏東縣三地門鄉排灣族原住民阿金,母親和先生相繼過世,獨自撫養4兒和84歲臥病的父親,食物包讓她鬆口氣。

阿金媽媽臥病在床12年,孝順的阿金婚後和先生住在娘家,照顧爸媽。3年半前媽媽過世,阿金搬出娘家,不料禍不單行,2年半前,從事肉品業的先生,下班時騎車遇大雨滑倒,送到醫院時已無生命跡象。

兩位至親先後離世,阿金非常悲痛,不曉得前面的人生路怎麼走,阿金還要撫養4個兒子。「孩子還這麼小,處處要用錢,孩子們很想念爸爸,其實我也常感孤單。」阿金說。

過去阿金靠著打零工微薄收入補貼家用,先生過世後,想找個正式工作,但處處碰壁。後來阿金經朋友資助,在家附近開了美容院,幫人美髮、賣飲料,但部落住戶少,生意一直沒有起色。老爸1年前跌一跤後,也一直臥病在床,現在她每週2天回娘家,和哥哥輪流照顧爸爸。

達瓦達旺長老教會牧師郭明輝夫婦,常到阿金家關懷,還幫阿金取得中低收入戶資格;「1919食物銀行」開始在八八重建區發放食物包後,郭明輝把阿金列為發放對象,而且每次都親自送到她家。

「爸爸要飲用流質食物,奶粉剛好符合需要。感謝社會這麼多愛心人士的捐助,我常跟4個孩子說,以後長大,一定不要忘記小時候受過別人的好處,要懂得回饋。」阿金說。

負責發放食物包的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說,八八水災後,先是發給受災戶急難家庭救助金每月最多新台幣5000元,最多連續4個月,之後開始啟動「食物銀行」,在台東、屏東和高雄等地發放,總共發了6次7302包,效果很好,今年決定擴大發放。

食物包裡面米、麵、沙拉油、醬油、奶粉、罐頭、洗衣粉、牙膏等,其中日用品的部分會更動,救助協會說,如冬天會送滋養乳液等更換,避免重複浪費。

食物包溫暖了許多弱勢家庭。阿山、阿水兩兄妹,哥哥87歲、妹妹83歲,阿山有7個兒女,老大身體差,其他兒女也都自顧不暇,無法侍奉老人家,阿水的先生過世6年,行動遲緩的女兒和她同住,阿水全身都是病,高血壓、乳癌等,家裡擺滿了藥。

兩兄妹去年收到6次食物包,最喜歡的是奶粉。阿水說,一來平常買不起,二來奶粉對他們來說是高檔營養品,白米可以用來煮稀飯,配罐頭吃。

民眾捐款1000元,就可以認捐1個食物包,提供1個經濟弱勢家庭1個月主食和生活必需品,即日起至3月底止,凡指定捐款「食物銀行」2000元,就可以獲得「1919食物銀行小書包」,捐款2萬4000元,或是以信用卡認捐每月2000元1年,加贈CROSS可愛手機套,盼民眾踴躍響應。

相關文章
評論